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的诗文全集
人物铁事:食里情怀
一次,李流芳到杭州西湖边游玩。见西湖里长满了嫩绿的蓴菜,郁郁葱葱,人们倾城出动,从早到晚采摘蓴菜,然後千担万担地运往萧山,在湘湖中浸泡、清洗後再出售。据说,西湖的蓴菜要经过湘湖水浸洗,味美无比。他们一行人从未见过蓴菜,更未见过如此热闹、浩大的场面,非常惊奇,便买下许多蓴菜,回家烹调,并赋诗。
当蓴菜羹端上桌时,人们都惊叹它的色泽,不忍下箸扰乱其形色。过了许久,终於抵挡不住诱惑,品尝起来。最後,李流芳表达了众人的心声,认为蓴菜可以与当时著名的黄芽菜、燕笋等媲美。李流芳的《蓴羹歌》描述了江浙人采食西湖蓴菜的场面和习俗,称赞了蓴羹色香味形的美妙,对後世人了解时代蓴菜的食用情况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莼羹歌】
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莼菜美。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
朝朝暮暮来采莼,西湖城中无一人。西湖莼菜萧山卖,千担万担湘湖滨。
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柔花嫩叶出水新,小摘轻淹杂生气。
微施姜桂犹清真,未下盐豉已高贵。吾家平头解烹煮,间出新意殊可喜。
一朝能作千里羹,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成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
出盘四座已叹息,举箸不敢争先尝。浅斟细酌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
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
京师黄芽软似酥,家园燕笋白于玉。差堪与汝为执友,菁根杞苗皆臣仆。
君不见,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顾!季鹰之后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沉涸。
君为我饮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世人耳食不贵近,更须远挹湘湖波!
明代:李流芳
相近不识面,相逢恰称心。亦知文笔妙,不谓道情深。
得共莲花社,远来祗树林。飞泉初雨后,落日复松阴。
幽赏正未已,玄言殊可寻。别君何草草,归路慎浮沉。
明代:李流芳
畴昔偕兹役,维予暨汪子。我从中道还,子亦废然止。
汪子行㷀㷀,念之心欲死。重来复同归,依然吾与尔。
汪子功名人,微尚不在此。去留皆洒然,更觉归可喜。
举世急功名,吾尔众所訾。曰此无远图,区区效儿女。
两人相视笑,吾乃徇誉毁。古来耕钓徒,亦各有其侣。
得子巳不孤,悠悠何足齿。
明代:李流芳
我生好游天作缘,昨日风雨今晴川。泊舟遥爱松际寺,入门稍觉风中泉。
恍然便与幽意惬,何况突兀岩崖前。咄哉两洞大奇绝,使我心神犹宕跌。
云端仙掌殊可辨,四壁烟霞互明灭。石床丹灶亦宛然,盐堆米积何纤屑。
却思造物有底意,为此形模巧施设。仙人已去山鬼来,虎豹疾走蛟龙回。
吾欲上下穷两崖,水深可溯闇可开。褰裳濡足亦徒尔,胡不久留但裴回。
君不见祝娘遗迹今荒台,当年读书安在哉。三生因果亦茫渺,虚堂寂历松风哀。
嗟我何为堕尘趣,十年不踏荆溪路。张公玉女入梦频,闻誇善卷空复妒。
今日何日果此缘,山僧地主欣相遇。经时未豁尘土肠,一朝欲向山灵诉。
洴浰蒋,吴区潘,二子知我我不谩。百年易尽欢不足,胡不买山偕盘桓。
子今有山不肯居,我今无钱欲买难。待我有钱知几时,蹉跎离墨与铜官。
明代:李流芳
汪生昨自欈李还,忽然向我谭长安。自言指日长安去,及此春深花事阑。
嗟乎汪生何太迂,少年不肯守床帏,因人远役将何为。
我是长安旧游人,三年一度长安春。如今怕说长安道,送子忽忽伤心魂。
长安城中有何好,惟有十丈西风尘。人畜粪土相和匀,此物由来无世情。
贵人逢之亦入唇,其味不减庖厨珍。别有高梁桥下水,柳色一湾尘似洗。
从此沿流向玉泉,湖山亦有江南意,充君画本差可耳。
君不闻京师画工如布粟,闽中吴彬推老宿。前年供御不称旨,褫衣受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