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黄人

黄人

黄人(1866~1913)近代作家﹑批评家。原名振元、震元,后更名人昭,字羡涵,又字慕韩、慕庵,别号江左儒侠、野蛮、蛮、梦闇、梦庵、慕云。中年更名黄人,字摩西。江苏常熟浒浦人。1900年后任东吴大学文学教授,后入南社。博学多才,对文学史研究卓有成效。主编小说期刊《小说林》,所撰《小说林发刊词》、《小说小话》,在晚清小说论著中较有名。善诗词,作品多见于《南社丛刊》中。黄人才华横溢,但言论怪异,举止狂野,与当时苏州的李思慎、沈修、朱锡梁被文坛合称为“苏州四奇人”,后因精神病死于苏州。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黄人,原名振元、震元,后更名人昭,字羡涵,又字慕韩、慕庵,别号江左儒侠、野蛮、蛮、梦闇、梦庵、慕云。中年更名黄人,字摩西。江苏常熟浒浦人。出身寒素家庭,幼年从师秦鸿文。

  光绪七年(1881)中秀才,后乡试屡不举。曾为常熟县衙书吏,于书无所不读,自诗词小说及法律、医药、佛经道藏,莫不深究。凡经史、诗文、方技、音律、遁甲之属能晓其大义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庞树柏等人于苏州组织“三千剑气文社”。

  次年,任东吴大学首任中国文学教习。在校纵谈晚明史乘;并慕明末黄姓志士淳耀(陶庵)、宗羲(梨洲)、道周(石斋)、周星(九烟)之为人,把名字改为“黄人”,名其书斋曰“揖陶梦梨拜石耕烟之室”。章太炎来校讲学,常过从。黄人在生活中不修边幅,不栉不浴,发出一种很难闻的怪气,教室中前三排学生都不敢坐。可是他上课时,滔滔汩汩,趣味横生,特具吸引力,来听课者络绎不绝,学生们遂纷纷带了香料解秽。

  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与曾朴经营的小说林书社的创办。

  三十三年,主编《小说林》杂志。

  宣统元年(1909),南社在苏州成立,黄人即偕“三千剑气文社”社员参加。

  三年与王均卿创国学扶轮社于上海,刊行为清廷所禁之诗文集,颇多海内珍秘之本。

  又编纂《普通百科新大辞典》,与沈粹芬合辑《国朝文汇》(《清文汇》)200卷,“存录一千余家,为文一万余首,不名一家,不拘一格”。采入为清廷禁止的若干作品。

  曾翻译《哑旅行》、《大复仇》、《银山女王》、《大狱记》等书。

  南京光复,孙中山回国,黄人兴奋地欲乘车去南京,至苏州火车站忽足疾发作,大哭而归。不久因愤懑国事,狂疾大作,终日笑骂无常。家人送苏州齐门外疯人院求治无效,于民国二年(1913)农历六月十六日以狂疾卒,终年48岁。临死前,将平生所蓄珍本书籍以及手边稿件完全撕毁,故而他的藏书,留稿存世甚少,造成邑里“常熟市图书馆”20余万册馆藏古籍中,竟未见黄摩西藏书,这不失为学林一大损失。

  卒后归葬常熟浒浦乡间。

文学成就

  黄人博学多能,行为奇特,素有奇人之称。他自述曾经“朝饮獐血,夜骋燕脂,无一日亲文史,而倚马横槊,动辄成帙,随手弃去”(《蛮语摭残》)。吴梅称赞他“凡经史、诗文、方技、音律、遁甲之术,辄能晓其大概,故其为文,不屑于绳尺而光焰万丈”(《血飞花传奇序》跋语)。翁同龢称其:“才高学博,後生可造材也。”他不但精通文史,而且博通各种自然科学,所编《百科新大辞典》一书,论述大都正确。

  黄人的诗集名《石陶梨烟阁诗》,未刊,现藏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摩西词》为张鸿印行,其中多为和龚自珍张惠言蒋敦复之作。他的小说理论和有关小说史的著作有一定的意义。《小说林发刊词》批评鄙视小说与神化小说两种倾向,认为小说只是文学中倾向于美的一种。《小说小话》认为描写人物最忌搀入作者的论断,应当如镜中取影,其美丑让读者自行判断;又认为小说作者应当博览群书,广通世务。它是近代中国较早的具有小说史性质的著作,其中关于古代小说的书目评介部分,曾被鲁迅全部录入《小说旧闻钞》。他的《中国文学史》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史著作,根据真、美、善原则提出了若干新见。如认为文学是美的一部分,但离开了真与善,就会流于偏颇与亵读;文学具有审美与求诚明善的作用;文学史应当研究文学的源流和文学种类的正变沿革,它可以启发人们的爱国的感情等。

  黄人著有《中国文学史》,共29册,170万字。全书分总论、略论。文学的种类以及分论四大部分。钱仲联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家黄人》一文中评价该书是我国自有文学史以来,第一部空前的巨制,至今还没有出现同样数量的大佚。该书论述,“从语言结绳图画音韵而有文字,从文字而有文学金石学韵学小学美术之类,从文字肇始以至于极盛时代、华离时代,无所不详。”

黄人的诗文

贺新凉 《凤洞山》传奇题词 和噙椒韵原文

清代:黄人

红冷桃花血,拨檀槽、重歌轶事,是何雄杰?凤泊鸾飘侯门女,甘学枯禅面壁。

还惨过、孤臣辞国。烽火烧残鸳鸯牒,剩千山杜宇三更泣。

巾帼操,愧麾节。

莫邪独跃龙文铁,尽输他、倡随师弟,鱼肠同穴。宗社已墟家安在,儿女情缘悟彻。

算共转、光音初劫。剩水残山重黄梁,问他年谁拾降王骨?

叹天道,总难说。

贺新凉 其三原文

清代:黄人

雁散吴天暮,太匆匆杨公塘上,樯乌飞舞。布被宵长眠未暖,不抵经年离绪。

又搀入闲情几许。梦草池塘青了处,有笑桃门巷红迷路。

山送客,露眉妩。

聘珠瘗玉都成误,但从今、任天付与,茵花泥絮。咫尺江湖行不得,处处愁风愁雨。

便鸳诺鸥盟无据。花底填词閒过遣,隔天涯两个黄鹂语。

只尔我,识甘苦。

贺新凉 其二原文

清代:黄人

灯火城阙暮,剩年时一丝黄月,曾窥歌舞。侠骨情肠仍我辈,收拾俊游心绪。

休重把鸾篦错许。回首五湖烟水阔,锦帆泾相去无多路。

心惯捧,损眉妩。

画堂燕子归来误,尽栖身、寻常门巷,衔残飞絮。欲叩故园春信息,一派妒花风雨。

便做出阴晴无据。薄命蛾眉金莫赎,是分明绝塞胡笳语。

更莫问,卖珠苦。

贺新凉 其一原文

清代:黄人

春事麋台暮,隔澄江苧萝山色,向人犹舞。银汉红墙无界限,生小吴侬情绪。

怪酝酿娇愁如许。雀角惊回金屋梦,赌鞭丝何处香车路。

怕再理,旧眉妩。

赢箫已悔随鸦误,凭多情、忍教看做,露花风絮。一口红霞灯影暖,换了篷窗听雨。

算难讳相思凭据。帘外风多寒意紧,劝红鹦检点雕笼语。

谁会我,此心苦。

暗香 其一 姑苏小泊二则原文

清代:黄人

碧溪带雨。照红楼如画,三年曾住。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

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

香雾。鬟云妩。只箫鼓画船,清兴难鼓。蛟蛸守户,花片游丝自来去。

剩有閒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还替木兰商榷,再来渡汝。

贺新凉 赠阿素原文

清代:黄人

金粉腥膻气,总输他、薛家录事、樊家娇婢。又向嫦娥偷小字,荡得秋情无际。

渐香入幽兰心里。名士倾城留本色,便扫眉不用江花替。

尘万斛,眼波洗。

年来潘鬓成丝矣。卅六天、从头忏悔,红情绿意。多感怜才才似锦,凤尾鸳心奇丽。

都化作光明白地。四壁画禅卿合悟,是吾曹清盼谈诗例。

携皓腕,验钤记。

贺新凉 偕延陵君游虎丘后山原文

清代:黄人

剑气寒秋水。隔山塘、红尘紫雾,便生幽思。丛冢累累烟草外,多少倾城名士。

更多少、断碑无字。乱石点头如笑客,笑兴亡、为甚干卿事。

松气冷,沁心腑。

三年偕隐吹箫市。忆当时、绣襦甲账,瑶台霞起。犊鼻牛衣今落寞,误尽踏青修禊。

只同看瑶峰如髻。回首东南苍莽处,阖闾城,长浸莺花里。

云水约,问西子。

水龙吟 中秋原文

清代:黄人

几生修到团栾,丁宁风雨休轻至。良宵无价,迟迟来也,去遍容易。

碧海心孤,料应怜我,伤秋情味。叹一钩缺陷,一轮美满,到堕泪,原无异。

记得最高楼上,捲晶帘、有人同睇。愿化双虹,追蹑嫠蟾,诸天游戏。

杯酒邀来,瓣香拜罢,欲留无计。但从容领取,清光著意,镜中眉际。

贺新凉 赠杏儿原文

清代:黄人

春瘦东风倦,太惺忪、玉楼旧梦,等閒吹断。占领江南花一种,几度脂揉粉浣。

蓦开到黄鹂身畔。冶叶倡条胡点缀,赌繁华不受红墙管。

才一顾,蝶蜂满。

一枝背面分寒煖。怎消受、镜台供养,绿华相伴。百计思量千遍约,勾却浓欢一半。

还和醉和愁销算。十里芳尘鞭马去,只黄金休铸怜香券。

尽薄倖,自今唤。

水龙吟 七夕原文

清代:黄人

任君巧夺天工,聘钱终古偿无计。生生世世,几番离合,何人能记?

愁满银河,都教化酒,也难沉醉。笑玉槎九折,璇宫万里,总未出,情关外。

渺隔碧云谁證?只盈盈、露光团泪。锦字无凭,蛛丝不断,匏瓜长系。

且觅前盟,匆匆休负,秋容明媚。想今宵天上、人间儿女,大家无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