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先骕
胡先骕,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与秉志联合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还创办了庐山森林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继钟观光之后,在中国开展大规模野外采集和调查中国植物资源的工作。在教育上,倡导“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与钱崇澍、邹秉文合编我国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学》。首次鉴定并与郑万钧联合命名“水杉”和建立“水杉科”。提出并发表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首次创立的“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和被子植物亲缘关系系统图。 ►的诗文全集
1952年,胡先骕积极参加了反对美国发动细菌战的研究工作。经他鉴定,美国侵略者投下的沾有病菌的松树枝叶等植物均系分布于南朝鲜,而不是分布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植物。由于在这项工作中成绩卓著,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卫生会议模范奖状和奖章。
1953年胡先骕应邀编写了一部《经济植物学》。该书除花卉、森林和药用植物外,凡中国所有或在中国能见到的其他引进的经济植物,书中均作了详细记载,对各种经济植物的利用也有介绍。该书至今仍有它的重要参考价值。
1952年暑期中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师范大学另迁新址。胡先骕因忙于科研任务,是年秋季便告别了数十年的教育与教学生活。胡先骕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分类学、古植物学和经济植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先后发现一个新科、十个新属、数百个新种。
人物评价
胡先骕自青年时代就怀着科学救国的宏愿,数十年来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高瞻远瞩、苦心孤诣。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除亲自传授植物分类学、经济植物学等教学任务外,还为青年编写具有较高水平的教科书、植物学教学法和学习指导等著述。他在授课过程中,虽然稍带口吃,但声音洪亮,精力充沛,内容也极为充实,特别强调实验课和深入实际的重要性。(《中国新闻周刊》杨丽娟评)
回忆先师,备觉其形象高大,气质宏伟。胡师思想深邃,著作等身,一生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发表新种200多个,出版书籍20余部,培养了大批植物学人才。他还是精通古诗词的文学家,曾参加过多次文学论战而蜚声文坛。在讲学期间,胡师屡屡谈及人生,曾深情地说: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艰难曲折、急流险滩,企图一世平安顺利,那是不现实的幻想;问题是要学会对付困境逆境,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他的哲理是:正直、理智和无畏。胡师总是以哲学家的理念、科学家的智慧和诗人的情怀去体验变幻不定的人生!(南昌大学生物系教授邓宗觉评)
有人说,他是“开创者”。因为他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者,是中国近代生物学的开创人,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植物学家,曾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说,他是“守旧派”。因为他曾作为《学衡》主将,与当时提倡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胡适等人大开笔战,共同书写了20世纪文化史上省略不了的一页;还有人亲切地称他为“江西的老校长”。他曾在抗日战争最为激烈的1940年,回乡创办江西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中正大学,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约请了一大批在外的江西学者回归乡梓,设坛讲学,培育了一大批人才。无论人们如何评说,无论胡先骕具有怎样多重的身份,无论他曾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扮演过怎样的角色,都不能影响他的当之无愧的身份—大师。
近代:胡先骕
黄金炫彩,璎珞垂珠,麝尘浮动春宵。细叶笼烟,横斜几茁倡条。
蛮熏暗沾襟袖,度花阴、新月如钩。闲伫立,听响沈万籁,更漏迢迢。
人世沧桑易换,尽华年惨绿,轻付春潮。红豆抛残,寸心宛转红蕉。
孤灯夜窗无语,想茂陵、病骨能销。情绪恶,便迷离、梦也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