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侯方域

侯方域

(1618—1654)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朝宗。侯恂子。少时为复社、几社诸名士所推重,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号四公子。南明弘光时,以不受阮大铖笼络,险遭迫害,夜走依总兵官高杰,又曾入史可法幕。入清,应顺治八年乡试,中副榜。文章富才气,与魏禧、汪琬号清初三家。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的诗文全集

  乡试

  今按:辛卯(顺治八年)侯方域应河南乡试,闱中所作策论五道!具载《壮悔堂文集》第八卷。其时顺治甫行亲政而尚未成年,故试策首以《勤于读书》为谏,计陈三事:《开经筵》、《亲儒臣》、《读汉书(文)》。第二策议礼,以为“人主居五帝三王之位,继五帝三王之道。治五帝三王之民,而欲废五帝三王之礼,是欲强天下以自为便利也,天下岂从之哉?”第三策论治道,应特重州县官;第四策论不可轻议治河;第五策论明赏罚,申明大法小廉之义。这五篇煌煌大文,确实下过功夫,既非一味颂圣,虚与委蛇,更未故违功令,意在被摈。如说并无用世之志,或者对满清仍持反感,实在用不着这样大卖气力。

  如上持论,或不免过苛。衡诸侯方域后来的行迹,未始不以此举为悔,下一年治《壮悔堂》,又治《四忆堂》,皆曾作记。《四忆堂记》末段谓:

  “或曰:‘然则子既以悔名其集,而以忆名其诗者,何也’?苟忆于昔,不必其悔;苟悔于今,不必其昔之忆。”曰:“诗三百篇,昔人发愤之所作也。余自念才弱,不能愤,聊以忆焉云尔。抑闻之,极则必复。忆之,忆之,所以悔也。”

  侯方域的有《壮悔堂文集》,及《四忆堂诗集》,上记表面论时,实则论出处。“或曰”云之,即为质问:你要做清朝的官,就不必再念明朝;既念明朝,就不该“赴试猎官。”而侯方域对此质问,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自陈悔恨,“忆之、忆之、所以悔也!”说得再明白都没有。最可玩味的是,人间“四忆”是哪四忆?侯方域的答复是自己都弄不清楚。他的说法是,诗歌“情迫气结,纵其所至,不循阡陌,即胸中时一念及,非不历历,及欲举而告之人,固已缠绵沉痛,十且乱其七八矣”!诗以写情,原有陶诗所谓“欲辨已忘言”的一种境界。但侯方域的四忆,胸中历历,只是不愿告人而已。所可断言者,此四忆中,必有陈贞慧与吴次尾的《留都防乱揭》及李香君的《桃花扇》在内。

  从侯方域的遗作中去考察,有种种证据显示,辛卯乡试一举,痛悔失足,内心之抑郁自恨,较之吴梅村有过之无不及。而形之于文字吟咏者,则再三自道本心清白,若深恐人不信,致吴梅村书,劝其不可复出,固为变相的表示他决无意于做新贵!而最可玩味者,则为《致方密之书》,此书见《壮悔堂文集》“遗稿”。侯方域于顺治九年治壮悔堂,编定文集。越二年下世,此两年中所作,由其同窗任元祥编为《遗稿》,附文集后,任序明言:“此侯子壮悔堂集成之后所作”,亦即辛卯乡试以后所作。

文风与争议

  侯方域的文章风采,著名于时。史可法给多尔衮的回信《复多尔衮书》即为方域起草。他的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

  《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写品行高洁、侠义美慧的李香君,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反面人物阮大铖及其他人,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有短篇小说的特点。

  侯方域受其先辈的教育和影响,参加了进步的爱国团体复社,与魏志贤的余党又展开了积极的斗争。秦淮名妓李香君对侯方域倾心相爱,并支持他揭露和抨击阉党。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颇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明朝灭亡后,三十五岁的侯方城回到归德老家。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悔很不已,发誓终生不仕。他建造了壮悔堂,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两部文集。三十七岁时,因不能做官郁闷在怀和思念香君,不幸染病身亡。2005年7月,商丘市睢阳区政府投资制作了三组共12个蜡像,有侯方域和常氏夫人、香君拂琴等,个个真人大小,栩栩如生。还有从民间收藏的近百余件古式家具、陶瓷器具陈列其间,极大地丰富了景点的内涵。睢阳区还投资100余万元,重修了侯方域父亲、明代户部尚书侯恂的故居,又从民间征集了大批珍贵古物充实其间。然其为人颇有伪君子之嫌,将不仕之过推于女子之因,乃大丈夫所为耶?

侯方域的诗文

家书附绝句 其二原文

明代:侯方域

问君衣带近如何,我道思乡减去多。况是王孙芳草外,休添离恨画双螺。

家书附绝句 其一原文

明代:侯方域

送别西园翡翠楼,开帆十月到苏州。为君寄讯枫桥巷,邱嫂迎门已白头。

送顾副使礽入楚原文

明代:侯方域

旧京西去楚江东,万里长游感慨中。古月还窥神女庙,孤舟直破大王风。

浮沉汉祚终刘表,伯仲周郎是吕蒙。回首故人劳望眼,莫迟佳信负春鸿。

寄贾三丈开宗原文

明代:侯方域

故人华发今如许,冉冉修名六十年。药饵须防身尚健,酒豪莫遣兴还颠。

传经有子羞刘向,被褐一官笑郑虔。却寄先生珍重处,老饕不必更逃禅。

寄李舍人雯原文

明代:侯方域

金陵门外昔同游,归去衰迟有故丘。六季春城喧野雀,三山云气黯江楼。

嵇康辞吏非关懒,张翰思乡不为秋。最是月明照颜色,平芜烟雨使人愁。

寄宋学使徵舆原文

明代:侯方域

宦游直到越王台,始信艰难岭峤开。谁使无诸通汉礼,果然宋玉是《骚》才。

文章自古销兵后,冠冕还从正朔来。北斗十年新气象,凭君南服一昭回。

寄泗上王二丈原文

明代:侯方域

离离禾黍映周京,泗上英图问旧盟。岂负青鞋寻往约,为留黄发慰苍生。

风雄二水江东戍,雨暗三陵日暮城。莫怪阿奴寄狂语,故人原自眷修名。

澄江过韩氏园亭 其二原文

明代:侯方域

寂寞怜官阁,迢遥忆岭梅。岂知千万树,都向岁时开。

江月愁中笛,春城醉后杯。新词倘入破,不敢让清才。

澄江过韩氏园亭 其一原文

明代:侯方域

不访幽人去,安知野兴长。江城连薜荔,秋色到衣裳。

槛外收平楚,杯中落远樯。登楼一万里,醉眼即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