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舒翰
(?—757)唐时突骑施哥舒部人,世居安西。年四十余,仗剑之河西,补为衙将。迁左卫郎将。玄宗天宝六载,充陇右节度副使。后以军功拜特进。天宝十二载,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寻封西平郡王。好饮酒,喜声色,因风疾归京师。安禄山反,翰拜先锋兵马元帅,率兵二十万守潼关,相持半年。后因杨国忠谮,诏促战,不得已出关决战,大败,被俘,囚洛阳。后杀之。 ►的诗文全集
营救主帅
唐玄宗晚年,依然极重边功。天宝六载(747年)七月,他让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攻打吐蕃据守的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对此,王忠嗣却有自己的看法:“石堡城地形险固,吐蕃举国而守。攻下此城,肯定要死数万士兵。所得不如所失,倒不如休兵秣马,见机行事。”唐玄宗很不高兴,十月,唐玄宗派将军董延光攻打石堡城,下令王忠嗣出兵配合,王忠嗣不得已协助董延光,却没有全力以赴,石堡城到期未能攻克,董延光将责任尽数推到王忠嗣身上,这时,宰相李林甫也来落井下石。李林甫让王忠嗣从前的一个下属到京城告状,对王忠嗣进行诬陷,“我与忠王(后来的唐肃宗)从小一起长大,当拥戴他为太子。”唐玄宗大怒,将王忠嗣召回朝中,严加审讯。唐玄宗又征哥舒翰入朝,有人劝哥舒翰多拿一些金帛去营救王忠嗣,哥舒翰坦言,“如果正道尚存,王公一定不会冤死。如其正道将丧,多贿赂又有什么用。”于是只带一个包裹入朝。
唐玄宗与哥舒翰谈得十分投机,他让哥舒翰取代王忠嗣的位置,担任鸿胪卿、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充任陇右(今青海乐都)节度使。临别时,哥舒翰极言王忠嗣无罪,唐玄宗不听,转身离开,哥舒翰叩头跟随进言,言辞慷慨、声泪俱下。唐玄宗有感于哥舒翰的赤诚,明白了王忠嗣是冤枉的,终于高抬贵手,仅以阻挠军功的罪名将王忠嗣贬为汉阳(今湖北)太守。在这之前,唐玄宗曾因为同样的原因,毫不犹豫地杀掉了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婿,能够如此对待自己抚养过的王忠嗣,已经是非常难得了。经过这件事,朝廷上下对哥舒翰交口称赞,都认为哥舒翰侠义而勇壮。
攻屠石堡
天宝七载(748年),哥舒翰在青海建造神威城,吐蕃来攻,哥舒翰击败之,哥舒翰又在青海龙驹岛建造应龙城,吐蕃因此不敢靠近青海湖。
王忠嗣被贬以后,无人再敢忤逆唐玄宗开疆拓土的心愿,哥舒翰被委以重任后,当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采取步步为营的方略,在青海(今青海湖)修建神威城,把尖刀伸到了吐蕃军的眼皮子底下,吐蕃人不甘受制,乘着大雪冰封,攻陷此城,唐军奋起神威,很快夺回了这座桥头堡。哥舒翰再建一座应龙城,与神威城互为掎角,在此城派驻了两千人,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到了哥舒翰手中。唐军节节胜利,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石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