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桂芬
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家。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师从林则徐。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同治初,入李鸿章幕府。少工骈文,中年后肆力古文,尤重经世致用之学。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培养西学人才。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冯桂芬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著有《校邠庐抗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又字景亭(又作景庭),自号邓尉山人。江苏苏州府吴县(今苏州)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李承霖榜进士第二人。精历算、钩股之学。尝避兵至上海,总司江南机器制造局添建广言馆事。书宗欧、虞,工行草,疏秀简逸,别具畦町。著《校邠庐抗议》。卒年六十六。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冯桂芬祖辈累世名门望族。到他父亲这一代,家中失火,从此一蹶不振。他自幼博览群书,通经史,精历算、钩股之学,以才学闻名乡里。自幼聪慧特异,读书能一目数行。20岁弱冠,补为县学的生员。冯桂芬在贫困交加中发愤图强。年轻时,曾为该邑县令记室,兼治钱谷。县令由于拖欠纳粮,要被夺职罢官。他尽力为县令争辩不得,拂衣而去。冯桂芬遇事能深思熟虑,虽然沉默寡言,但是面临大事、决断大疑,他就会慷慨激昂,直任不辞。冯桂芬严于律己,不轻易与人交往,尚未出仕,已经名重大江南北。
道光十二年(1832)参加乡试,考取举人。道光十二年(1833),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又参加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礼部试、殿试,钦赐一甲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在道光二十三年,他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月,冯桂芬为广西乡试正考官,旋丁母忧,服阕,曾任金陵“惜阴书院”山长。道光二十四年,典广西乡试,得士多名宿。道光二十八年(1848),冯桂芬重返京城。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于南京建都,他则被指派于南京附近的苏州,协助组织军队与太平军对抗。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下苏州,兵败的他前往上海,并继续参与李鸿章的湘军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并协助李鸿章,以英美兵器经验自创淮军。幕僚期间,他完成了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四十篇,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的主张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被资产阶级维新派奉为先导。俞樾曾经赞扬他“于学无所不通,而其意则在务为当世有用之学”(《显志堂集序》)。
清军夺取苏、常后,他于同治元年(1862)力请李鸿章奏减苏南田赋,最后朝廷同意苏州、松江、太仓三州府减税三分之一,常州、镇江府减税十分之一。章太炎在《訄书·定版藉》中曾予以抨击。晚年移居木渎后,在家开修志局,纂修成《苏州府志》153卷。曾先后主讲南京惜阴、上海敬业、苏州紫阳、正谊诸书院,舆地、算学、小学、水利、农田,皆有讲求对当时的河漕、兵刑、盐铁等问题尤有研究。论学不为门户之争,能接受资本主义影响,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工书法,书宗欧、虞,工行草,疏秀简逸,别具畦町。冯桂芬后卒于木渎寓所,葬在天池山北竹坞鸡窠岭,木渎现辟有“榜眼府第”。苏州绅民为他立祠奉祀。在他去世后,光绪九年(1883)《苏州府志》付梓出版。
参考资料:
1、李玉安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清代:冯桂芬
暨城斗大江之隅,县慰一官尤区区。天柱倾颓地维裂,孤垣七尺屹不折。
王师百万渡江来,降幡遍竖城门开。江南一路传檄定,当车螳臂何愚哉。
大令弃城走,主簿迎马首。吾所守者国与君,无国无君谁与守。
我公一怒须戟张,奋身许国辞慨慷。一成一旅尚尤复,矧兹百雉雄金汤。
谁知天心在鼎革,早识全军气如墨。城中雀鼠供饔飧,麾下南雷共心力。
月轮惨惨挂围城,剑戟薄霜寒逾明。乌鹊不鸣鼓角寂,一营唱彻《转五更》。
曲声凄苦笛迸裂,此夕三军泪如血。西风萧萧江水寒,饮入我军亦惨绝。
一朝城陷公坦夷,噬指自书绝命词。一丈之帛三十字,血光宝气何淋漓。
太祖养士长已矣,犹有江干一典史。人物独殿十七朝,江山手挽三百里。
此材乃屈簿尉资,有明之亡亦已迟。中原六军一朝溃,谁与主者曰督师。
新安长平事非偶,自甘骈死古罕有。六七万人无一降,万骨茔高积如阜。
灵祠恰傍东平王,人称公是张睢阳。我谓公节更青进,夷齐庶几同辉光。
圣朝宽大迈前古,优诏褒嘉锡祠宇。成周穆考亦神圣,不封首阳一抔土。
清代:冯桂芬
唐宋之间五十祀,六姓一十四天子。一镇东南屹然峙,乃与五代相终始。
夹马营,真人生。华山隐者堕驴笑,天下从今始太平。
翩然卷甲输归诚,铁券金瓯垂令名。天意亡唐不可挽,固知神器难力征。
又况东南地势难与西北争,后来南渡嗟何成。谋国岂合学孤注,竖儒乃议勤王兵。
君王智略济神武,与民休息成乐土。莽莽中原纷弈棋,烽火漫天震鼙鼓。
六桥风月圣湖烟,百万生灵独安堵。怜才一事更可人,足使孤寒皆气吐。
司勋毷氉一青衫,文绮蒲轮来幕府。钱塘祠宇肃清高,灵气英风照千古。
时清将种更儒巾,子孙世列清华谱。兰芽瑜珥何联翩,灵运诗篇先述祖。
即今遗像俨须眉,纸上飒爽来英姿。锦裘骏马好结束,想见江东转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