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的诗文全集
樊增祥清末民初与周树模、左绍佐并称“楚中三老”,与易顺鼎一起被称为两湖诗坛的“两雄”,在全国也有很高的名气。他与李慈铭、陶子珍、袁爽秋往来密切,有“李樊”、“陶樊”、“袁樊”等之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进逼津京,樊增祥应召至京,以道府在武卫军任事。乃密奏慈禧,力请移避长安,并先期赶回长安筹策“迎銮”。以扈驾功,于同年11月擢升皖北兵备道,着留“行在”办事,充政务处提调,因得日近宫廷。慈禧曾手谕皇帝:“自今机要文字,可令樊增祥撰拟,仍当秘之,勿招人忌也。”樊到任后,在朝廷中增设政务处,负责处理军机政务。次年6月升为陕西省臬司,8月慈禧回京前又调署陕西布政使。再次年,实授甘肃布政使,光绪三十年(1904)调任江宁布政使,宣统二年(1910)护理两江总督。他的诗作《中秋夜无月》:“亘古清光彻九洲,只今烟雾锁浮楼;莫愁遮断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借中秋天阴无月,抒发了山河破碎不堪入目的感慨。樊增祥又将自1896年至1903年7年间所著诗词整理修订成17卷,这是他第三次将诗词结集付印。交刻时,附有自叙3000多言,并有表达他意愿的手迹诗一首,印在文集的扉页上:自有高歌动鬼神,樊英才调信无伦;谁说壮地多浮响?未许东川说替人。一入蓬莱依日月,七传号剑照麟麟。如今小试神明宰,种稻公田为养亲。1909年至1911年5月,樊增祥积极支持保路运动。
遗民终老
辛亥革命后,樊增祥退居沪上,湖北军政府礼迎回鄂任民政长,固辞不就。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篡窃大总统位,去京任参议员、参政。袁“登基”前日,集群臣赐宴瀛台,曾领班献诗。黎元洪继任总统,进言自请禄位。晚年闲居北平,以诗酒自遣,曾为梅兰芳改订京剧部份台词,经樊增祥修改过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等京剧的道白与唱词,颇有文采,这对梅兰芳在京剧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有藏书楼名“樊园”,藏书20余万卷,书画、碑帖之属,10余巨簏,又与海上遗老组诗社名“超社”。民国二十年(1931)病故
清代:樊增祥
是谁裁、轻冰一片,采莲莫便忘藕。湘波一勺刚盛住,又学翠盘珠走。
才入手。恰便似、纤纤玉屧生来瘦。素丝万缕。好织就相思,随他红叶,流出御街口。
琼瑶赠,曾出云罗小袖。幽香著袂如酒。书中褪粉乾蝴蝶,和汝百年长寿。
君信否。君试问、梨霜梅雪谁长久。莲台稽首。愿瓣瓣成花,花花结子,结子赛红豆。
清代:樊增祥
昨夜秋阴如梦,海棠今夜醒。点扣砌、碧露飘珠,婵娟子、自韫红情。
残蟾徘徊欲上,银河转、雁带三四星。渐一行、叫过西楼,重帘下、叹息眠未成。
远梦渔阳暗惊。秋桑落盏,鹅黄酒熟蒲城。且倒银瓶。
欠纤指、破新橙。金荃集中佳语,总写上、女儿青。寒螀暗鸣。
惟应感秋客,知此声。
清代:樊增祥
灯前亲芳泽,罗襦一袭,似隔阡陌。软绣帘栊,燕子归来,花下曾识娇绵侧。
怕郎怀、溜钗横玉,霏唾凝碧。奈空持、罗带斜倚,画屏无物与遮隔。
琴心早属梁园客,算卖赋、黄金过千百。露药烟蕖,清是君文,秾是妾色。
头未白,斗风流,旧京扇扇,江左裙屐。此乡有无限温柔,未应输合德。
清代:樊增祥
筋力风情,笑白傅、刚与仆同。祇微欠、玉容蛮素,添画屏风。
生计百家分禄米,驿程千里走诗筒。问文章、风节定谁如,冯敬通。
师聱叟,宾放翁。鬓如漆,气如虹。纵我生稍晚,犹及光丰。
时代如今逢过渡,中流击楫几英雄。约使君、添酒煮青梅,操请从。
清代:樊增祥
十日南山如睡,晓烟吹梦醒。照素浐、绮日笼沙,连昌柳、别是风情。
琴台高秋独眺,风吹帽、未放双鬓星。料板桥、昨夜微霜,疏林叶、绿黯红未成。
陌上黄尘不惊。雕鞍绣毂,依然鼓角严城。酒酝双瓶。
捉霜蟹、市香橙。今年旧京重九,对圃菊、眼犹青。楼头鹳鸣。
销除宋诗里,风雨声。
清代:樊增祥
女伴穿花,晚凉待月去。东栏畔、暗香销暑。新红指甲,甚掐遍、风枝露蕊。
是谁赠、一握珍珠,就灯细穿彩缕。
钗梁玉燕,好相亲、莫相妒。云鬓乱、扇风轻度。襟边枕上,是檀奴、醉心处。
更髻心、点衬石榴红萼,晚妆未嫌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