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陈省华

陈省华

陈省华(939年—1006年),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县人。 曾祖父陈翔为蜀新井令。早年随祖父陈诩至四川阆洲,后定居阆中县。为蜀西水县尉,后为宋陇城主簿,再迁栎阳令。官至左谏议大夫。卒赠太子少师、秦国公。妻冯氏,封燕国夫人。冯氏性严,每天带着儿媳妇下厨做饭,与陈省华有三子,不许事华侈。长子陈尧叟是端拱二年(989年)状元、次子陈尧佐进士出身、三子陈尧咨是咸平三年(1000年)状元,世称“三陈”,父子四人皆进士,故称一门四进士,陈省华的女婿傅尧俞是状元,又称陈门四状元。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宋史》说他首先是河朔人,(曾)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县)人。陈省华的祖籍在北方,是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朔之地。陈省华的曾祖陈翔为唐末并门的书记官。王建入川,翔被用为从事,在王建左右。为王建陈述迁顺的利弊(劝王建不称帝)而违忤了王建,被王建派出作新井县令。新井属阆州阆中郡,唐李渊于武德元年分南部、晋安二县置。因境内多盐井,故以新井名之。治今南部县大桥镇新井村。

  后来陈翔弃官居西水,其子陈诩闻父弃官居阆州西水,遂携妻、子由湖南新化寻父入川,与陈翔团聚后移居阆中县。陈省华初入仕途即为后蜀孟昶的西水县尉。西水乃后周闵帝元年改萧梁时的掌天戌之名而来,因境内有西水,故名,隋大业元年迁治于今南部升钟境内。965年,宋灭后蜀,陈省华授官陇城主薄,又迁栎阳令。省华只身赴任陇城主簿及栎阳令。冯夫人及三子均仍留阆中县城,三子在南岩南唐逋臣高士安帐下就读。省华任济源令时(太平兴国六年),冯夫人和三子一道随省华赴任,离开阆中县。当他长子陈尧叟中状元后,太宗召陈省华入京为太子中允,迁殿中丞,为京东转运使,超拜祠部员外郎、知苏州、与长子同日受赐绯之荣。后又入掌左藏库,擢鸿胪少卿,知开封府,转光禄卿。陈省华官至九卿,且知京府,在小殿设座已不符合身份,故"太宗以陈省华权莅京府,别设其位,升於两省五品之南。"

  陈省华才智过人,办事精干而又认真。他做栎阳令时,就敢于与地方豪强作对。栎阳在今陕西富平县的东南,是秦、汉的京辅之地,宋的永兴军京兆府,栎阳的北面有白渠和郑国二渠并行,水利条件好,地理位置也重要,历史上曾作秦国的都城;楚、汉相争时,萧何即在栎阳坐镇关中。由于有这个历史的原因,这里的豪强恶霸势力很大,官府也奈何他不得,他们壅塞沟渠,下游的人得不到水,没法进行农业生产。陈省华一到,下令尽去壅遏,水利均及,民皆赖之。'陈省华到苏州作知府,一去就遇大水,淹没了很宽的地方,到处是流动的灾民,他组织人力,收埋死者,赈济灾民,安置流民数千家。取得太宗的"诏书褒美"。他权知京府时政事纷繁,为了集中时间办公,他上奏皇帝“请禁宾友相过"。因陈省华为政认真多劳,病时,宋真宗"手诏存问,亲阅方药赐之"。

陈省华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