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陈独秀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的诗文全集

  陈独秀论书法,有一则佳话流传甚广。即我们都知道的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早年就是受了陈独秀的一语“刺激”,而发愤练字,终成一代大师的。当时陈与沈还不熟悉,但性格率直、快人快语的陈独秀初次相见,就当面说:“昨在刘三壁上见了你写的诗,诗很好,而字则其俗在骨。可谓诗在天上,字在地下!”刘三则是江南名士刘季平也,其时刘三和苏曼殊以及陈独秀、沈尹默等,都是东瀛留学归来常在一起诗酒风流的名士。沈尹默并不因陈的批评为忤,相反后来沈入北大任教,还把陈推荐给了蔡元培校长,并委以文科学长之职,足见旧时学人谦虚宽博之胸怀。陈独秀批评沈尹默的字“俗在骨”,实际上也是透露了他自己书法上的审美观。一般以帖学为宗的书法,若无厚实的北碑为底,用笔单调柔弱,则容易滑向“媚俗”一路。这一观点也和清代末期由尊帖转而尊碑风尚是一致的。不过后来即便是沈尹默的书法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了,但陈独秀在肯定的同时,依旧保留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1941年给台静农的信中说:“尹默字素来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无字,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存世二王字,献之数种近真,羲之字多为米南宫临本,神韵犹在欧褚所临兰亭之下,即刻意学之,字品终在唐贤以下也。”反观陈独秀自己的书法则是碑帖结合,写得汪洋闳肆、兼备众体。

家庭成员

  原配高晓岚(高大众)(1876年-1930年9月9日),安徽六安霍邱临淮乡人,清末安徽统领副将高登科之女,育有三子一女。逝于安庆。

  配偶高君曼(高小众)(1888年-1931年),高晓岚同父异母妹。育有二子一女。病逝于南京。

  配偶潘兰珍(1908年-1949年),江苏南通人,因病去世于上海,无子女。有一养女,潘凤仙曾居于上海。

  长子陈延年(1898年-1927年),曾任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广东、浙江及江苏区委书记。高晓岚之子。

  长女陈玉莹(陈筱秀)(1900年-1928年),病逝于上海。

  次子陈乔年(1902年-1928年),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等职。1928年6月6日,陈乔年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就义。

  三子陈光美(1907年-1999年),长期隐居蜀中,由于历史原因,此子一直未承认是陈独秀儿子。

  四子陈松年(1910年-1990年),曾任安庆市政协常委,安庆市文史馆馆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幼女陈子美(1912年-2004年),妇产科医生。文革时经香港前往美加地区,后常住美国行医。她逝世后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崔爱民前去吊唁。

  幼子陈鹤年(1913年-2000年),与姐姐陈子美为一母所生,母亲高君曼,妻子许桂馨。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1938年底,陈鹤年携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抗日战争期间又回内地。抗战胜利后,再度带全家定居香港进《星岛日报》工作。

  传有孙子陈仲劲(父亲不明),曾在抗战时期参加“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一团第三总队,后经商,称祖父对他说“千万不要搞政治”。

  养女潘凤仙,随潘兰珍姓,现居于上海杨浦区。

陈独秀的诗文

感怀二十首 其十八原文

近代:陈独秀

女娃为精卫,街石堙东海。东海水未堙,女娃心已改。

夸父走虞渊,白日终相待。奈何金石心,坐视生吝悔。

感怀二十首 其十七原文

近代:陈独秀

魂魄昆仑气,洛洛清溪流。琅玕出西极,光采粲九州。

鸾凤一朝去,宫馆颓山邱。崦嵫不可望,望之令人愁。

感怀二十首 其十五原文

近代:陈独秀

猛虎长百兽,梧斗轻重围。群鸟待凤凰,摩天能高飞。

人王御万众,勇武世所稀。鲛韅与弥龙,乌足养其威。

感怀二十首 其八原文

近代:陈独秀

美哉武灵王,梦登黄华颠。女娃挟赵瑟,歌诗流眄妍。

变服习胡射,宗族害其贤。奇计竟不成,美人空弃捐。

感怀二十首 其九原文

近代:陈独秀

昔有梁孝王,风流歌吹台。西行见天子,侍从多贤才。

相如虽未至,得见邹与枚。旷世无伯乐,骐骝为驽骀。

感怀二十首 其六原文

近代:陈独秀

委巷有佳人,颜色艳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兰与芷。

相遇非深恩,羞为发皓齿。闭户弄朱弦,江湖万余里。

感怀二十首 其三原文

近代:陈独秀

古人重附民,后世重兵车。鲛革与铁釶,兵败于垂沙。

田野有饥色,千金购莫邪。将军不好武,守身无与蛇。

感怀二十首 其十九原文

近代:陈独秀

天路绝泥滓,人世终苦辛。一念脱尘网,双足生青云。

云中发箫管,悦耳何缤纷。回瞰所来地,泣下为人群。

金粉泪五十六首 其四十原文

近代:陈独秀

凛凛威风御史台,三光荫下集群才。狐狸暗笑苍蝇拍,心眼歪时嘴亦歪。

致欧阳竟无诗柬原文

现代:陈独秀

贯休入蜀唯瓶钵,卧病山中生事微。
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独羡武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