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曹寅

曹寅

曹寅(1658 - 1712),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四十二年起与李煦隔年轮管两淮盐务,凡四次。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皆住曹寅家。曹寅病危时康熙特赐奎宁,并派人星夜兼程由北京送到南京,可惜药未到,曹寅已卒。 ►的诗文全集

  病逝扬州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于二月进京述职,携长子曹颙南返。六月,奉康熙之命自江宁赴扬州主持开刻《佩文韵府》。七月,患风寒之病,继而转成疟疾,李煦向康熙上奏曹寅病情。康熙对曹寅的病情非常重视,立即批复:“你奏得很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下面,康熙还写了满文,是金鸡纳霜的满文译音,并非常仔细地加以说明:“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但曹寅运气不佳,药送到前,已病逝于扬州。

  李煦奏折上说:弥留之际,核算出亏空库银二十三万两,而且曹寅已经没有资产可以补上,“身虽死而目未暝”。曹寅死后,康熙为保全曹家的江南家产,免遭搬迁的损毁,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病故,康熙又亲自主持将曹寅的四侄曹頫过继过来,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同时康熙又让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代管两淮盐差一年,用所得的银子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

  子孙获罪

  由于曹寅的日用排场,应酬送礼,特别是康熙五次南巡的接驾等等,在经济上给曹寅造成了巨额的亏空,甚至可以说,曹寅已经给曹家种下了衰败的祸根。

  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六(公元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曹寅,康熙没有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须设法补上亏空。但曹寅面对茫茫债海,已经无法弥补,也没有能力挽回局面。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

  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頫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康熙曾经明确对曹頫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頫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頫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

曹寅的诗文

题画有感 其二原文

清代:曹寅

格是欲归归未得,还堪作想想难凭。平生下笔持公论,千古风流张季鹰。

月波楼题壁原文

清代:曹寅承

洞仙关外路悠悠,疏树晴烟澹似秋。政喜江山浑入画,十年重上月波楼。

题画有感 其一原文

清代:曹寅

芦花枫叶谁能咏,落木飞鸿漫乞诗。一段寒江鱼网水,空帘看到日斜时。

间道述怀寄黄鹿泉燕京原文

清代:曹寅承

东人加额日詹清,经岁辽阳阻使旌。风劲沧溟鹏欲徙,天寒碣石雁无声。

那将赵盖相望道,妄谓秦关未出兵。箕坦颍清何处是,伤心不复对残枰。

古北口中秋原文

清代:曹寅

山苍水白卧牛城,三尺黄旗万马鸣。半夜澶州看秋月,河山表里更分明。

岁暮远为客原文

清代:曹寅

晓灯寒无光,驱马别亲故。残月堕枫林,荒烟白山路。

十年游子怀,惜此岁华暮。载咏《无衣》诗,何以蒙霜露。

题启南先生莫斫铜雀砚图原文

清代:曹寅

未央宫中一尺瓦,不知遗恨漳河下。锡花雷布谁作模,鸳央离合无真假。

阿瞒心雄天厌足,平生只欠西陵哭。飞来铜雀亦辜恩,可怜难覆如花肉。

与奸作瓦罪莫辞,与人作砚遭磷淄。粉身何惜鹿卢碎,渴笔恐辱屠沽儿。

隐君正史先救砚,《麟经》独炳丹青传。君不见琼林宝藏无不收,王莽之头斩蛇剑。

读洪昉思稗畦行卷感赠一首兼寄赵秋谷官赞原文

清代:曹寅

惆怅江关白发生,断云零雁各凄清。称心岁月荒唐过,垂老文章忧患成。

礼法世难拘阮籍,穷愁天欲厚虞卿。纵横捭阖人间世,只此能消万古情。

惠山纳凉原文

清代:曹寅

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回风激流水。老僧扫石待清眠,劝客睡心先睡耳。

我耳初离市朝语,喜听清商变繁徵。九龙会意散烟鬟,传翠扬颦三十里。

讵识尘埃褦襶子,机砧炙热争余滓。面具衣装弄假人,号是裸民应未耻。

张腋无汗颡无泚,前山落日波纯紫。临风叩齿漱寒泉,今夜移船太湖尾。

署楼寓目原文

清代:曹寅

顿丘柳色乱烟鬟,胥浦渔帆杳霭间。残日一辉终恋水,奇云百变不成山。

群飞凫鸭迎潮去,结队蜻蜓送雨还。好倩长风扫晴翠,缓扶明月下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