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凌濛初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的诗文全集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凌濛初二十七岁。是年,凌濛初与时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的父执朱国祯订交。表舅吴允兆来南京凌濛初寓所,二人促膝长谈,赏玩图书,凌濛初请吴允兆为自己的戏曲撰写序言。同年,凌濛初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后汉书纂》在南京由周氏刊刻行世,并特请父执王穉登作序,得到了王的盛赞。从这一年开始,凌濛初长期寓居南京。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凌濛初二十九岁。大约是年,凌濛初把自己的五种剧作寄给戏曲家汤显祖,汤显祖在回信中赞赏道:“缓隐浓淡,大合家门。至于才情,烂熳陆离,叹时道古,可笑可悲,定时名手。”(汤显祖《答凌初成》)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凌濛初三十岁。三月至七月间,凌濛初在南京珍珠桥寓所接待了前来拜访的袁中道。秋冬间,凌濛初与朱无瑕、钟惺林古度韩上桂潘之恒等人在秦淮河畔结社吟诗。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凌濛初三十七岁。十二月,妾卓氏生下次子葆。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凌濛初四十岁。八月,妾卓氏生下三子楚。

  天启元年(1621年),凌濛初四十二岁。是年,凌濛初用套版刻成《东坡禅喜集》与《山谷禅喜集》,并请陈继儒" href="http://www.youmowan.cn/shiren/8731.html">陈继儒为《东坡禅喜集》作序。

  天启二年(1622年),凌濛初四十三岁。是年秋,凌濛初学术著作《诗逆》刊行,书后附有《诗经人物考》一篇。是书由凌瑞森等参订,凌濛初自序。

  天启三年(1623年),凌濛初四十四岁。四月,赴京谒选,时朱国祯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也离乡赴京,因招凌濛初同舟,“访以经济之术”。六月,二人抵达北京。

  天启四年(1624年),凌濛初四十五岁。淹留京城。是年重阳日,与茅维、谭元春、葛一龙、王家彦、周永年、程道寿、张尔葆等人,共集歌妓郝月娟邸所,饮酒赋诗。

  刻书作曲

  天启六年(1626年),凌濛初四十七岁。他的《虬髯翁》等十三个杂剧、《乔合衫襟记》等三个传奇以及南曲选本《南音三籁》大约成于此年。

  天启七年(1627年),凌濛初四十八岁。是年秋,凌濛初在北京乡试失利。回南京后,开始编纂《拍案惊奇》。

凌濛初的诗文

《拍案惊奇·卷卅六》原文

明代:凌濛初

本待将心托明月,
谁知明月照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