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邵雍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的诗文全集

病卒简葬

  邵雍患病垂危期间,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这些知名人士早晚在他跟前守候照料,将死去时,大家在外厅共同商议他的丧葬事宜,邵雍都可以听到那些商议的话语,就召唤他儿子邵伯温到跟前交代说:“诸君欲葬我近城的地方,应当从于先祖的坟地,一切从简。”

  熙宁十年(1077年),邵雍去世而简葬了,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程颢所做的墓铭志里称邵雍的学问纯正统一而不杂乱,就邵雍所达到的境界,可以说是安且成矣。邵雍所著书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有《伊川击壤集》。

主要成就

儒学成就

  两宋理学(或称新儒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阶段。在理学的创立阶段,邵雍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宋史·道学一》的排列次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也把邵雍同周、张、二程和司马光并称为道学的“六先生”。上述诸人都是理学的创始人,他们的学说在理学阵营中各具特色,各成学派。然而,诸人都以儒学为宗,为探讨、发挥“六经”、“四书”之义理,以振兴儒学为职志。

文学成就

  同其他北宋四子相比,邵雍在文学尤其是诗歌领域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实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诗学观的影响和对理学重道轻文观念的偏见,诗论家对以邵雍《伊川击壤集》为代表的理学诗的文学成就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在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中,以说理为主的“康节体”赫然与苏黄王陈等宋诗诸大家相并列,充分地体现出其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这也是在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对邵雍诗歌进行的诗学化的身份确认,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于理学与文学关系的探讨日益深化,诗歌总量冠居宋儒之首的邵雍作为理学诗创作的典型个案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伊川击壤集》在东亚文化圈内也有着非常广泛的传播与影响,并且在日本和朝鲜都曾多次刊刻,现今亦有朝鲜刊本与和刻本传世,虽然《伊川击壤集》不是宋诗中的正格,但他却以自身的文学实绩切实地参与了宋诗精神的创建,对于宋诗风貌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该在文学史的书写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易学成就

  邵雍是两宋理学奠基人之一,邵雍的哲学思想受到《列子》、《庄子》的影响,在吸收道家易与汉代《易》学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周易》的独到理解,其所作《皇极经世书》的基本精神是质诸天道而本于人事。邵雍编制宇宙年谱的目的在于经世,其对道的概念的形而上理解超越了以往历代儒家,对于宋代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以天地之数和圆方之数作为天地源起之象征,并以此二数分为十六大位,以穷究天地体用之变化。其次,以阴阳奇偶之数作为天圆地方之数的基础,并以阴阳刚柔之四象、八卦配合干支之数,参以天地变化之数和体四月三之原则,以导出象征生灵万有之动植通数。再次,结合前两部分所探讨之天圆地方变化十六位数和阴阳刚柔奇偶动植通数,以呈现出一体用生物运行具象之数,以此代表天地万物的流行生化之象《天主运行,地主生化》。再次,将天行刚健之数进一步具体细分为元会运世之数.以成就邵雍独创之历法纪年。同时,将地生柔顺之数进一步体现于律吕声音之多元性和差异性来表现动植生物之不齐与参差。最后,以此五类大数施行、旁通而统贯于自然界与人文界之一切万有,以作为邵雍易学中穷理之学的终结。

家庭成员

父:邵古。子:邵伯温,官至提点成都路刑狱、利州路转运副使。孙:邵溥、邵博、邵传。

邵雍的诗文

首尾吟 其十一原文

宋代: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再住时。积翠莺花供秀润,上阳风月助新奇。

凤凰楼观云中看,道德园林枕上窥。不负太平吟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依韵和王安之判监少卿原文

宋代:邵雍

人行一善已为忧,何况夫君百行修。
曩日慈闱贪眷恋,多年官路不追求。
官才少列辜清德,职异上庠尊白头。
洛社逾时阻相见,许多欢意却还休。

吾庐吟原文

宋代:邵雍

吾亦爱吾庐,吾庐似野居。
性随天共淡,身与世俱疏。
遍地长芳草,满床堆乱书。
自从无事后,更不著工夫。

首尾吟 其一一二原文

宋代: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识时。日月既来还却往,园林才盛又成衰。

登山高下虽然见,临水浅深那不知。世上高深事无限,尧夫非是爱吟诗。

燕堂即事原文

宋代:邵雍

川上数峰青,林间一水明。
闲云无定体,幽鸟不知名。
游侣既非约,归期莫计程。
锱铢人世事,休强作威狞。

一言感人原文

宋代:邵雍

为女不嫁,为士不官。
齐人一言,田子辞焉。

共城十吟·其六曰春郊晚望原文

宋代:邵雍

风暖啭鸣禽,天低薄薄阴。
烟容凝垅曲,雨意弄河心。
柳隔高城远,花藏旧县深。
独怜身卧病,犹许后春寻。

春尽后园闲步原文

宋代:邵雍

绿树成阴日,黄莺对语时。
小渠初潋滟,新竹正参差。
倚杖疔吟久,携童引步迟。
好风知我意,故故向人吹。

经世吟原文

宋代:邵雍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善人吟原文

宋代:邵雍

良如金玉,重如丘山。
仪如莺凤,气如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