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李亨

李亨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将肃宗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 ►的诗文全集

  公元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肃宗没有听从谋士李泌的建议趁乱直捣叛军老巢,错失歼敌良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安史叛军与唐军在相州展开激战,肃宗却为了防范武将而不设元帅,只派宦官鱼朝恩监军,鱼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兵权。此时,安史叛军再次发生内乱,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并于同年五月,从李光弼手中,夺取了洛阳,史思明占据洛阳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肃宗死后一年,安史之乱平定。

祸起萧墙

  在朝中,自鱼朝恩之后,肃宗开始信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肃宗同时又宠信张皇后,纵容她干预政事。张皇后和李辅国起初连成一片,结为一党。后来,张皇后恨李辅国专权,欲谋立越王李系为嗣君,张皇后、李系与李辅国、程元振开始对立。公元762年,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张皇后召见太子,皇后说:“李辅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太子流着泪说:“父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们自行诛杀李辅国,父皇一定震惊,于他贵体不利,我看此事暂缓再说吧。”张皇后送走太子,马上召肃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宫商议。李系当即命令宦官段恒俊,从太监中挑选了200多名强健者,发给兵器,准备动手。太监中有人将此情报告了李辅国。李辅国、程元振带着党徒到凌宵门探听消息,正遇太子要进宫探望父皇。李辅国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入宫,并命令党徒将太子劫持进飞龙殿监视起来。[3]李辅国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入宫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狱中。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肃宗受此惊吓,一时说不过话来,李辅国乘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随后杀死张皇后、李系等人。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加之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时年五十一岁。

因病逝世
  上元二年(761年)末,肃宗患重病,不理朝政,即命太子监国。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玄宗去世,肃宗病危。张皇后惧太子“功高难制”,暗中把越王李系召至宫中,阴谋废立太子。张皇后趁机召见太子,要太子李豫帮她杀李辅国、程元振。太子李豫不允许杀李辅国、程元振。张皇后与内官朱辉光等人谋划废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张皇后选择在唐肃宗即将病死时发动政变,召太子李豫进宫,准备与越王李系除掉太子。程元振得知了他们的阴谋,告诉了李辅国。

  李辅国阻止了太子,出兵把太子保护起来,然后率兵逮捕了张皇后与李系的党羽,将张皇后囚禁在别殿。这一晚,李辅国、程元振出兵擒获了与唐肃宗有矛盾的张皇后、杀越王系、兖王僴。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参考资料:

1、《新唐书·列传二》

2、《旧唐书·肃宗本纪第十》

人物评价

  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安史之乱的混乱政局,给他个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一是“北集戎事”,也就是组织平叛,收复两京、消灭叛军;二是“南奉圣皇”,也就是处理先在成都后来迎归的太上皇玄宗的关系。他最后壮志难酬,平叛没有取得最终胜利。

  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李亨的诗文

靖节祠堂原文

宋代:李亨伯

道出古柴桑,渊明祠有堂。春逢杨柳绿,秋及菊花黄。

有酒尊居右,无弦琴在床。清名百世下,庐岳共存亡。

梦丹书原文

唐代:李亨

厥不云乎,惟其惟时。上天所保,福禄不亏。

罗浮山 其二原文

明代:李亨

危峰削壁郁岧峣,贝阕珠宫隐泬寥。月映梅花来素女,风鸣松桧奏仙韶。

高吟只恐惊银汉,扶醉还能度铁桥。闻道蟠桃今已熟,定应青鸟远相招。

罗浮山 其一原文

明代:李亨

十二芙蓉天作开,烟霞净裹翠成堆。鹿衔花向林边过,龙带云从树杪来。

最爱壶中开日月,何须海上访蓬莱。翛然自觉清毛骨,直欲凌风溯上台。

桃源洞原文

明代:李亨

流水桃花出洞香,通津不用问渔郎。采芝昔有秦人隐,歌凤今无楚客狂。

鹤舞霓裳供逸兴,鹿衔山果荐仙觞。也知此地堪游乐,刘阮何须到异乡。

游罗浮原文

明代:李亨

二山合璧耸层霄,此日登临眼界饶。树色苍茫如罨画,泉声清亮似鸣韶。

麻姑峰外琼为馆,织女河边铁作桥。未服神丹蜕凡骨,此生尘虑已都销。

延英殿玉灵芝诗三章 章八句原文

唐代:李亨

玉殿肃肃,灵芝煌煌。重英发秀,连叶分房。
宗庙之福,垂其耿光。(此章缺二句)
元气产芝,明神合德。紫微间采,白蕣呈色。
载启瑞图,庶符皇极。天心有眷,王道惟直。
幸生芳本,当我扆旒。效此灵质,贲其王猷。
神惟不爱,道亦无求。端拱思惟,永荷天休。

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原文

唐代:李亨

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颍王
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信王
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益王
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