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欧阳詹

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福建晋江潘湖欧厝人,欧阳詹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没有离开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后世唐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唐进士韦中令门下欧阳澥、后唐状元掌院学士黄仁颖、南唐乡贡进士欧阳偃、宋观文殿大学士欧阳珣、元处士天麟黄权、明儒林学士黄永、明进士龙游知县黄应、潘湖八世孙明进士户刑尚书黄光升、潘湖九世孙明榜眼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潘湖十二世孙清大学士潘湖叟黄锡衮、清洪濑金墩黄士藻、潘湖十五世孙清湖口台湾知府黄立本承行周之风接踵而至。还被称为“八闽文化先驱者。 ►的诗文全集

生平

缦胡之缨

  隋代科举制度开创,180年内泉州竟没有一人参加进士考试。泉州文士贪恋家乡山水,不肯远游出仕,无心参加科举。当时有一件事深深刺激了胸怀大志的欧阳詹。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李椅出任福建观察使,将府学搬到城南兴贤坊。礼部员外郎独孤及为此写碑记,竟讲:“缦胡之缨,化为青衿。”意思是说结麻绳戴斗笠的野人,开始穿上读书人的儒服了。

  欧阳詹从小喜爱安静,常一人独处,在山湖溪河边流连忘返。青少年时代,欧阳詹在家乡潘湖资福院从隐士罗山甫等读书。在潘湖北岸的狮山岩、龙首山,九十九溪的吟啸桥上,欧阳詹不时执书一卷,高声吟唱,完全忘记自己与身边的世界。

  泉州城北清源山赐恩岩、南安高盖山(今诗山)白云书室也都留下欧阳詹读书的身影。欧阳詹还曾到好朋友名士林藻和林蕴兄弟的家乡莆田求学五年,在广化寺灵岩精舍、福平山等地读书。

常衮被贬

  唐建中初年,状元宰相常衮——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乙未科状元及第,唐大历十二年(777)拜相),被贬为福建观察使。常衮是一位爱才的官吏,到任后大兴学校,亲自讲学,用宾主的礼节对待生员,注意提拔后进,倡导读书写文章。薛播在建中、贞元年间两次出任泉州刺史,很赏识欧阳詹的才华,经常带他到城西九日山与同来的隐士秦系和姜公辅等人交游,谈文论道。

  席相继薛播之后任泉州刺史,他对欧阳詹同样器重,凡观游宴集一定邀请欧阳詹参加,让他写诗记下当时的盛况。席相还引荐欧阳詹到福州谒见常衮,常衮赞叹不已,用灵芝、芙蓉来比喻欧阳詹的才学。从此,欧阳詹的名声更大了。整个福建都在传播他的文词,甚至京师都有了他的文名。

首赴长安

  欧阳詹本无心科举功名,想长期在家读书,奉养双亲。后来因为双亲严命,亲友激励和常衮、席相等长官的提拔,才决心参加科举考试。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潘湖欧阳詹北上京师,前往参加进士应试。这是闽海贤才泉州士子破天荒开气运的创举。

  欧阳詹离家背井,满是乡愁,作《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天高地阔多歧路,身即飞蓬共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他也怀着“射百步期必中,飞三年而必鸣”的信心。经过一年艰辛的跋涉,欧阳詹抵达长安。

欧阳詹的诗文

灵岩述旧原文

唐代:欧阳詹

不到灵岩又二年,重来风景尚依然。层峦迥出青霄外,倦鸟归飞夕照边。

坐爱云林泉石好,行寻煖谷野桥连。同游不觉天将晚,暂借僧房一榻眠。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原文

唐代:欧阳詹

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公宇芦原文

宋代:欧阳詹

渔家分得两三茎,公退徐吟思倍清。
官满不将归旧隐,萧萧留与后人听。

除夜侍酒呈诸兄示舍弟原文

唐代:欧阳詹

莫叹明朝又一春,相看堪共贵兹身。
悠悠寰宇同今夜,膝下传杯有几人。

赠山南严兵马使(即仆射堂弟也)原文

唐代:欧阳詹

为雁为鸿弟与兄,如雕如鹗杰连英。
天旋地转烟云黑,共鼓长风六合清。

题延平剑潭原文

唐代:欧阳詹

想象精灵欲见难,通津一去水漫漫。
空馀昔日凌霜色,长与澄潭生昼寒。

晚泊漳州营头亭原文

唐代:欧阳詹

回峰叠嶂绕庭隅,散点烟霞胜画图。
日暮华轩卷长箔,太清云上对蓬壶。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原文

唐代:欧阳詹

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送张骠骑邠宁行营原文

唐代:欧阳詹

宝马雕弓金仆姑,龙骧虎视出皇都。
扬鞭莫怪轻胡虏,曾在渔阳敌万夫。

题别业(一作回别业留别郭中诸公)原文

唐代:欧阳詹

千山江上背斜晖,一径中峰见所归。
不信扁舟回在晚,宿云先已到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