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牛僧孺

牛僧孺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在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集五卷,今存诗四首。贞元进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的诗文全集

籍贯考证

综述

  根据以上史料,牛僧孺的籍贯因其祖上,当是昔之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陇西人”的说法呢?下面试论之。

祖上人士

  牛弘死于公元607年,牛僧孺生于公元779年,其间170年。如果都从生年算,那么他们相差达236年。这样,僧孺当是牛弘的数代后孙。牛氏居官在外,接连数代,对其籍贯,世人误以枝为本也是可能的。宋代计有功编辑的《唐诗纪事》在介绍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牛峤时说:“峤,字公卿,一字延峰,陇西人。自云僧孺之后。”清张思宕、宗棣所辑《词林纪事》也说牛峤是“唐宰相僧孺之后。”《旧唐书》记载,僧孺有个孙子叫牛峤,官至尚书郎。唐玄宗时代,有个叫牛仙客的,初为县小吏,当过陇西营田使,迁洮州司马、河西节度使,曾驻军过临洮,后来做到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爵,封陇西县公。他父亲叫牛意仁,本没有做什么大官,因其子贵,唐玄宗时代的张九龄曾给他题过墓志铭,说牛意仁族祖是“奇章公隋宗臣”(《灵台县志》),这说明牛意仁、牛仙客也是牛弘之后牛僧孺的族祖了。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牛僧孺的祖系还可以追溯到汉代。其族祖牛邯,当过汉护羌校尉,曾在陇西住过;另一族祖牛崇还当过陇西主簿。如此,说牛僧孺是陇西人,是否因牛邯、牛崇、牛仙客、牛峤的官封、居处和记述而错以枝为本呢?

文献记载

  但是,牛僧孺的族祖在汉代就住在鹑觚。张九龄说:牛崇他们“因官安定,爰处鹑觚为郡人。”牛意仁在“开元六年(公元718年),随子(仙客)西征,就养终侧伏羌官舍(一说秦州官舍),时年七十有六。冬十一月归葬北原……逸人之墓,今同郡邸。”《灵台县志》上说“归葬鹑觚,墓在县南夷平乡。”如果说牛意仁的族祖不是灵台(鹑觚)人,那么,他死在秦州(天水)为何要“归葬北原”(灵台)呢?皇帝为什么要赠其持节泽州诸军事泾州刺史的封号?(时,灵台属泾州)。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牛仙客的祖墓在灵台县城南一里蒲川水西。《资治通鉴·唐纪三十》)说“牛仙客,泾州人。”《唐纪二十九》说:“仙客本鹑觚小吏。”这说明牛意仁、牛仙客祖系也是灵台。《灵台县志》还记载了牛僧孺的墓在县南三十里处与牛弘墓在一起。其墓冢在今灵台县新开乡的牛村,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牛僧孺的诗文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原文

唐代:牛僧孺

胚浑何时结,嵌空此日成。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
带雨新水静,轻敲碎玉鸣。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萦。
近水摇奇冷,依松助澹清。通身鳞甲隐,透穴洞天明。
丑凸隆胡准,深凹刻兕觥。雷风疑欲变,阴黑讶将行。
噤z9微寒早,轮囷数片横。地祇愁垫压,鳌足困支撑。
珍重姑苏守,相怜懒慢情。为探湖里物,不怕浪中鲸。
利涉馀千里,山河仅百程。池塘初展见,金玉自凡轻。
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
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媲人当绮皓,视秩即公卿。
念此园林宝,还须别识精。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原文

唐代:牛僧孺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
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席上赠刘梦得原文

唐代:牛僧孺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
且斗樽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和宁舞原文

唐代:牛僧孺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纂尧付启,亿万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