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经·海外南经
诗人:
第十四段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
翻译:
贯胸国在它的东边,那里的人都是胸膛上穿个洞。另一种说法认为贯胸国在臷国的东面。
第十五段
交胫(j@ng)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①。一曰在穿匈东②。
注解:
①胫:人的小腿。这里指整个腿脚。
②穿匈:即贯匈国。穿、贯二字的音义相同。
翻译:
交胫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总是互相交叉着双腿双脚。另一种说法认为交胫国在穿胸国的东面。
第十六段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考)①,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注解:
①考:老。指长寿。
翻译:
不死民在它的东面,那里人的都是黑色的,个个长寿,人人不死。另一种说法认为不死民在穿胸国的东面。
第十七段
(岐)(反)舌国在其东,(其为人反舌)。一曰在不死民东。
翻译:
反舌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舌根在前、舌尖伸向喉部。另一种说法认为反舌国在不死民的东面。
第十八段
昆仑虚(q&)在其东①,虚(q&)四方②。一曰在(岐)(反)舌东,为虚四方。
注解:
①虚:大丘。这里是山的意思。
②虚:所在地。这里指山下底部地基。
翻译:
昆仑山在它的东面,山基呈四方形。另一种说法认为昆仑山在反舌国的东面,山基向四方延伸。
第十九段
羿(y@)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①,羿射杀之。在昆仑虚(q&)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注解:
①羿:神话传说中的天神。凿齿:传说是亦人亦兽的神人,有一个牙齿露在嘴外,有五、六尺长,形状像一把凿子。
翻译:
羿与凿齿在寿华的荒野交战厮杀,羿射死了凿齿。地方就在昆仑山的东面。在那次交战中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另一种说法认为凿齿拿着戈。
第二十段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翻译:
三首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一个身子三个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