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暮归
成语名称:早出暮归
成语拼音:zǎo chū mù guī
成语简拼:zcmg
成语意思:早晨出去,晚上归来。指整日在外。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近义词:早出晚归
成语繁体:早出暮歸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作息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近代
成语名称:断还归宗
成语拼音:duàn huán guī zōng
成语简拼:dhgz
成语意思: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成语名称:旁逸横出
成语拼音:páng yì héng chū
成语简拼:pyhc
成语意思:犹言到处出没。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文君早寡
成语拼音:wén jūn zǎo guǎ
成语简拼:wjzg
成语意思:文君:汉临邛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死了丈夫就与司马相如私奔。指年轻女子丧夫寡居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奴家杨氏,幼适裴门,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香含青琐,肯容韩椽轻偷?”
成语名称:旁逸斜出
成语拼音:páng yì xié chū
成语简拼:pyxc
成语意思: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成语出处:茅盾《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成语名称:文行出处
成语拼音:wén xíng chū chǔ
成语简拼:wxcc
成语意思: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成语名称:早为之所
成语拼音:zǎo wéi zhī suǒ
成语简拼:zwzs
成语意思:为:安排;所:处所。早点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指应及早作安排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成语名称:早出晚归
成语拼音:zǎo chū wǎn guī
成语简拼:zcwg
成语意思: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成语名称:早朝晏罢
成语拼音:zǎo cháo yàn bà
成语简拼:zcyb
成语意思:很早上朝,很迟退朝。指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
成语名称:早韭晚菘
成语拼音:zǎo jiǔ wǎn sōng
成语简拼:zjws
成语意思: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
成语出处:《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成语名称:时望所归
成语拼音:shí wàng suǒ guī
成语简拼:swsg
成语意思: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