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咏王大娘戴竿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刘晏

原文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鉴赏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王大娘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神妙绝伦的技艺。“谁谓”的反问语气更突出了人们的惊讶诧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此诗不仅再现了唐玄宗勤政楼前人们观赏百戏的热闹场面,对王大娘过人的力量和神妙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宁和谐。据《太平​御览》记载,刘晏写下此诗,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一片赞颂,唐玄宗非常高兴,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勤政楼前百技竞赛,各自展现自己的高超与魅力,而王大娘的长竿更是鹤立鸡群,惊险美妙无比。
谁能料到妇女反而更有力气,顶着长竿犹自嫌轻,还要在上面顶个木山,叫人在山上翻滚歌舞。 注释
楼:指勤​政楼​。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翻:反而,反倒。杜甫​《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
著:一作“着”。

刘晏生平简介_刘晏个人成就_刘晏轶事典故

刘晏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明朝时列名《三字经》。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谗臣当道,被敕自尽。

猜您喜欢

留别樟溪王大邦原文

明代:吴与弼

桑梓连阴三百春,重来谢别访高门。白头相眷无他属,剩买诗书教子孙。

山西妇女尽在门首街市间坐蒲团吃饭作活即事一首原文

清代:温权甫

房中不坐坐蒲团,白碗持来日两餐。时有馀闲勤针指,红帮剪样话多端。

山西妇女爱梳高髻而面色多粗黑因诗以嘲之原文

清代:温权甫

高髻梳来时样妆,如何面色漆同光。嘱卿且莫回头顾,赢得人称俏丽娘。

次韵王大光见赠原文

宋代:卫博

头角峥嵘冠八龙,相逢宛马昔从东。
披怀一笑交情重,转眼三年世事空。
浪迹偶登君子里,岁寒今见古人风。
新诗欲报非琼玖,涉猎由来愧吕蒙。

答王大原文

清代:万寿祺

楚州风雨夜徘徊,千里双淮极望开。
回首渔矶多避世,惊心乔木一登台。
二陵残黍西风急,十郡寒笳北吹哀。
君自冥冥修雁羽,苍茫海国独归来。

云山图二首为都阃王大经题 其二原文

明代:童轩

云树苍茫落日迟,山城秋色映旌旗。太平边徼多闲暇,正是将军运甓时。

谢赐睿翰神妙变化远法钟王臣子仪不胜欣跃赋诗以进 其二原文

明代:唐文凤

清兴閒书笔阵图,妙窥八法不须摹。钟王墨迹何堪数,摘得骊龙颔下珠。

谢赐睿翰神妙变化远法钟王臣子仪不胜欣跃赋诗以进 其三原文

明代:唐文凤

临池清思日初长,龙剂香生玉楮光。八法精深入神品,侍臣蒙赐永珍藏。

谢赐睿翰神妙变化远法钟王臣子仪不胜欣跃赋诗以进 其一原文

明代:唐文凤

睿思笔力扫千军,写遍金笺五色纹。墨沼鸾飞光掣电,天门龙跳势腾云。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原文

宋代:汤炳龙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
一时耳目喜新毕,九原谁复哀意如。
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
八百余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邻。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邻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何金蝉之墓终弗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