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酌贪泉原文、翻译及赏析

魏晋:吴隐之

原文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人传言此泉水,一饮就生贪婪心。
试使夷齐饮此水,终当不改清廉心。

注释
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贪污成风。晋安帝时,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走马上任,离广州三十里地的石门(在今广东省南海县西北),这里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可是,这泉水竟名之曰“贪泉”。当地传说,即使清廉之士,一饮此水,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
歃(shà):用嘴吸取。怀:思,想念。千金:钱财多,形容人的贪婪。
夷齐:指伯夷、叔齐。他们是商代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为避让君位,两人逃往周国。周武王出兵东征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谏阻未成。周取代商统治天下后,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被公认为道德高尚的典范。

参考资料:

1、张建华 .廉诗三百首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8年 :26 .

2、鲁金波 .治国诗词殷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年 :43 .

3、王湘 .古诗三百首精读·故事 (下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595-596 .

创作背景

  晋安帝时吴隐之去广州出任刺史路过石门“贪泉”,小憩时酌其饮之,并即兴赋下该诗。

吴隐之生平简介_吴隐之个人成就_吴隐之轶事典故

吴隐之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当东晋后期。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

猜您喜欢

夏日陪葛刺史胡少府吕尹汪三山人饮曹公东湖水亭 其一原文

明代:宋登春

竹里逢仙尉,花间隐使车。围棋临水槛,把酒看游鱼。

黄鸟鸣深丫,青荷覆小渠。物情忻自遂,而我乐□□。

八月兵入京师十月广州始得平安消息 其五原文

明代:黎民表

午夜闻班马,清朝遂解围。风尘双目短,消息万方稀。

保障逾青海,宸居正紫微。柴门候远使,喜极倒裳衣。

登石门最高顶诗原文

南北朝:谢灵运

晨策寻绝壁。
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
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
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
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
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
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
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韩韦=余}。
目翫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
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
共登嘣铺荨

喜抵广州三首 其三原文

清代:吴妍因

顿教珠海尽成春,兰菊梅桃一夕陈。大地都须红紫著,休嫌冒险怪花神。

喜抵广州三首 其二原文

清代:吴妍因

浩气冲霄贯彩虹,玄天枉鼓不周风。依然北地胭脂艳,南国还多一品红。

喜抵广州三首 其一原文

清代:吴妍因

东风常拂海之隈,玉女威棱安在哉?苍翠成堆红错落,五羊城是百花台。

奉题中宪大夫崇庆刺史常公殉节录后原文

清代:吴省钦

涔涔雅雨带黎风,锁院当年报警同。芒射旄头横岭上,魂乘鹤背返辽东。

鸣琴跌宕传儒治,膏刃仓皇作鬼雄。为道遗孤今绾绶,畿南治最继昭忠。

石门峰原文

宋代:吴弘钰

横石架广门,天风自来去。
夜半闻洞箫,知是神游处。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 其十三原文

明代:乌斯道

青天阔处是藤州,遗迹空寻秦少游。树压古城人影寂,夜深江月下高楼。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 其四原文

明代:乌斯道

乱石排溪急水悬,夕阳衰草白鸥边。明朝短策穿云去,不似舟中得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