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先秦:韩非

原文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注释
选自《韩非子》。
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
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师旷侍坐于前——师旷陪坐在前面
援——执持,拿。
衽——衣襟、长袍。
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
言于侧——于侧言。
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除——清除,去掉。除之:除掉他
故——所以
被——通“披”,披着。
师旷——盲人乐师。
是非君人者——这不是国君
谁撞——撞谁
释——放
酣——(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喟然————叹息的样子

倒装句
太师谁撞:应为“太师撞谁”
惟其言而莫之违:应为“惟其言而莫违之”

韩非生平简介_韩非个人成就_韩非轶事典故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猜您喜欢

颜鲁公太师二首原文

宋代:石介

唐家六世树威恩,外建藩翰御不宾。
二十三州同陷贼,平原犹有一忠臣。

寿太师 其九原文

宋代:吴顺之

万古丛中见玉英,天教正味合和羹。枝头春色无穷在,乞与年年荐寿觥。

寿太师 其八原文

宋代:吴顺之

下吏南州把郡符,除恩犹未放江湖。诞辰再拜无他祝,愿献蓬莱清浅图。

寿太师 其七原文

宋代:吴顺之

当年崧岳降生申,底事先春五日期。要是穷冬正冰雪,斡回和气遍华夷。

群生无路答升平,只有年年善颂声。长愿遥天无点翳,台星两两倍光明。

寿太师 其六原文

宋代:吴顺之

年年周孔道何多,谁为缁黄保不磨。却笑纷纷韩孟辈,空言无奈异端何。

寿太师 其五原文

宋代:吴顺之

老农含笑指家丁,偃伯灵台始见生。身手只今大如许,耳根不识鼓鼙声。

寿太师 其二原文

宋代:吴顺之

南北通和自古无,如今万里混车书。传闻每遣皇华使,外国人争问起居。

寿太师 其四原文

宋代:吴顺之

西风原上拨黄云,归作人间瓮里春。拍手一樽歌既醉,闾阎俱是太平民。

寿太师 其三原文

宋代:吴顺之

德望岩岩鲁太山,功成天地亦清闲。不须百丈磨崖刻,碑在农桑乐业间。

寿太师 其一原文

宋代:吴顺之

尧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论道际风云。须知天地生成德,间世真儒辅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