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原文及赏析

宋代:周晋

原文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赏析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寂寞的词人,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将寂寞之情绪却写得趣味悠然,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人没有诗朋酒侣,极感无聊。黄鹂而可与语,真奇想也。这一是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闲愁之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其实并未放尽。词情宛转,妙在含蓄。

  由于春愁难排,更由于无人与语,词人遂移舟访友,很自然地过渡到下阕。“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词人已离开室内,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境界极美。在那飘着絮影、沁着苹香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春意。着意寻春春不见,原来春天却在这里。词人一腔喜悦溢于言外。至此,那无尽春愁,才真正被放了出去。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结笔写出访矣氏花园。“移舟去”,写得闲婉。词人只抓住园中一个景物——硕果轩旁的大梨树一株;只写一桩雅事——树下题诗。正当他和园主人酝酿构思,可是诗句未成,突然下起雨来。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964-1965

周晋

周晋(生卒年不详),字明叔,号啸斋,其先济南(今属山东)人,自祖秘起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晋于绍定四年(1231)官富阳令。嘉熙末淳祐初,为福建转运使干官。累监衢州、通判柯山。宝祐三年(1255),知汀州。晋富藏书,工词。词作多散佚。《绝妙好词》卷三载其词三首,分别为《点绛唇》,《清平乐》,《柳梢青》。

猜您喜欢

青溪泛舟偶访友人原文

明代:吴兆

青溪有九曲,曲曲见钟山。山色长如此,水流终不闲。

却于日暮发,好趁月明还。之子门临岸,维舟且扣关。

青谿泛舟偶访友人原文

明代:吴兆

青谿有九曲,曲曲见钟山。
山色长如此,水流终不闲。
却于日暮发,好趁月明还。
之子门临岸,维舟且扣关。

寿楼春·湘篴词人赋赠蝶生 娟镜楼主人和之垂示 依韵奉酬原文

清代:吴昌绶

含春娇蝶黄。觑髻偏烛底,頩笑筝旁。为道芳菲沈怨,泊离他乡。

悲风远,流波长。鬲指腔、新声伊凉。有俊侣灵和,经过旧曲,肠断杜韦娘。

兰茝思,飘嶷湘。况濛阴絮乱,颤夕花狂。谁与藏莺栖燕,斛尘珠量。

歌妙子,怀稠桑。梦锦鞋、前欢销亡。又枨触閒愁,重寻玉觞脂唾香。

雪后西湾访友道中即事原文

元代:王行

山中风雪下三日,日出未消溪上寒。行路不辞穿窈窕,人家何处有琅玕。

初春草色缘沙见,数树梅花隔水看。此景欲摹难泼墨,拟将粉笔写林峦。

夕渡访友人原文

明代:王廷陈

暝色满晴川,幽人何处边。山腰翻落照,水面没遥天。

贾爨滩烟合,渔归岸火悬。剡溪今夜棹,乘兴未言旋。

访友人原文

明代:王廷陈

同是栖岩者,今为出谷求。攀嵇遥命驾,访戴不回舟。

丽日青芜郭,香风白芷洲。亲交近零落,愿子晚绸缪。

山中访友感作示同游原文

清代:王松

刺桐叶底红鹦鹉,菡萏花间白鹭鸶;莫太分明休混沌,与君说破不须疑!

山村访友原文

清代:王松

论文思素友,缓步到芳洲。莺啭烟中柳,人登竹里楼。

春山如画霭,夜雨似琴幽。不独忘归去,兼忘杞国忧。

山中访友原文

清代:王松

来路沿流水,开门见好山。花间携手语,酒后出诗删;

为约三椽筑,同消一味閒。敢嫌供给少,满袖白云还。

题黄鹂图原文

明代:王称

伐木辍遗响,索居抱幽清。缅此幽谷姿,如闻求友声。

我欲往和之,水绿春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