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原文、翻译及赏析
先秦:韩非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欲:将要,想要。
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
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
而:顺承连词 意为然后
置: 放,搁在。(动词)
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
坐:通“座”,座位。
至:等到。
之:到……去,前往。(动词)
操:拿、携带。(动词)
已:已经。(时间副词)
得:得到;拿到。
履:鞋子,革履。(名词)
乃:于是(就)
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动词)
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名词)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遂:于是。
曰:说。
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吾:我。
市罢:集市散了
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评点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宋代:万某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瀹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忧。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杜若访芳洲。
水调歌头(九日修故事访南山 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 率尔次韵)原
宋代:万某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口,杜若访芳洲。
法曲献仙音 仲恕倩其夫人吴重画金带围故事以寿阶青 余艳而赋之原
清代:奭良
淡借眉黄,轻分靥紫,雅胜沉香亭畔。一缕中萦,五纹旁簇,平山那时曾见。
想写韵人多暇,凝妆搦湘管。
对芳畹。朵云开、绚红层叠,心蕊细、香入色丝合绾。
盛迹久销沉,却英英、飞上罗扇。谩说丰台,便瑶台、无此仙瓣。
待天花法雨,指点玲珑长伴。
宋代:释居简
六花萼萼都无叶,万花斗白都输雪。缓飘微霰止还集,急趁回风飞欲绝。
山固无愁鬓先老,竹非为米腰频折。乡来囊萤本同调,今夕风灯不愁灭。
僧窗处处茶烟湿,渔舟个个纶竿掣。老坡不犯汝南令,粲如晴午裁新缬。
乾坤荡荡无畛畦,比类区区空琐屑。雾沉云重记葳蕤,雨收风拾书轻瞥。
肯为忠臣六月飞,剩烦太史从头说。粗人金帐暖如春,诗人布衾冷如铁。
题宋女史张玉娘兰雪集 旧知鹦鹉冢故事今购得其集乃为之作此歌原
清代:那逊兰保
松阳山下埋香土,一枝红豆生无主。春风未许作鸳鸯,秋雨先教泣鹦鹉。
鹦鹉娇藏绮阁深,玉娘生小春无心。分来翠珥教妆裹,敲断金钗学苦唫。
月未全圆花未谢,碧玉盈盈犹待嫁。谁下姑家玉镜台,温郎中表才堪亚。
婚期犹未指三星,偕计郎偏进上京。春暖侍儿娇有伴,天寒翠鸟噤无声。
讵道相思不相见,沧桑顷刻能生变。合欢庭树未成花,连理绣丝偏绝线。
飞语忽传到绣闺,金刀不惜断鸳机。百年已阅人间梦,一死何妨地下随。
锦囊一卷编遗集,翠椀三旬绝玉粒。风惊桂苑青霜飞,梦断枫林红雨泣。
侍儿娇小号双娥,一缕情牵誓不他。荒冢一抔添婢子,雕笼半夜殉鹦哥。
千秋此是伤心事,主自死节奴死义。合窆虽教夙愿偿,旁观犹洒多情泪。
自令溯宋迨千年,兰雪清唫剩一编。读罢空成鹦鹉赋,冢荒何处暮云边。
明代:梁清标
绛烛清宵,彩云华馆,蛮腰细舞回风。婵娟忽变,绣袄染猩红。
锁甲艳分雪色,兜鍪小、双颊芙蓉。氍毹映,将军红粉,锦伞黛眉同。
登坛,当日事,衣冠优孟,写出偏工。叹英雄佳丽,一样飘蓬。
飞絮落花旧恨,谁怜取、桃李春秾。乘月夜,衣香人面,莫放酒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