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宴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王之涣

原文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鉴赏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一为反衬。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二为想象。诗人写所想,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重。三为借景抒情。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5-76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起慢慢流。
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 注释
宴词:宴会上所作的诗。
长堤:绵延的堤坝。
悠悠:指水的长久绵延之态。
畎(quǎn):田间小沟。
漳河:位于今湖北省中部。
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催,催促。去,离开。棹,长的船桨。
胜:承受。

王之涣生平简介_王之涣个人成就_王之涣轶事典故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猜您喜欢

别离愁原文

清代:吴希鄂

渺渺别离愁,皎皎春江月。清愁抱月飞,月没愁未没。

光景信不殊,人乃千里隔。噫嘻乎,人从两地看明月,月自天看两地人。

安得此身作此月,碧天夜夜来相亲。

漳河铜鸭炉歌原文

清代:吴为楫

君不见,铜雀台,漳河水上高崔嵬。台倾铜雀亦飞云,绕树乌鹊声何哀。

又不见,铜鸭炉,漳河水底埋泥污。河清铜鸭忽飞出,含风迷迭芳纷敷。

琐琐升沈何足感,凭吊兴亡一俯仰。横槊诗悲铁已销,临江酒冷波犹荡。

停车河畔草青青,渔梁打网鸳鸯惊。孤鹜齐飞霞外见,夫渠摹写水中明。

魏王小印镌炉腹,浪战沙磨斑未駮。玉凫几辈入西陵,铜雀何年起东阁。

绣褥横陈六尺床,睡依冰井夜生凉。双掩翠衿衔笃耨,偶拖红袖惹都梁。

对酒当歌凫胫短,铜盘露冷华林苑。一朝炉柄付他人,金凤银鹅各分散。

剩有龙涎换夕熏,邺宫余烬此中存。伤心戏鸭人何处,回首分香火不温。

瓦砚隆隆磨未了,薰笼扶出金衣鸟。奸雄遗臭物自芳,器惟求旧炉堪宝。

搜罗彝鼎共铺陈,爱古钟情迈等伦。多少铜驼埋没尽,洛阳门外更何人。

如梦令·一只船儿没赛原文

宋代:汪晫

一只船儿没赛。七十六年装载。把柁更须牢,风饱蒲帆轻快。无碍。无碍。匹似子猷访戴。

贺新凉 其庸诗人携谒吴梅村墓 墓为君新考定核实重建者 颇为壮观

近代:钱仲联

诗派尊初祖。数曼殊、南侵年代,梅村独步。姹紫嫣红归把笔,睥睨渔洋旗鼓。

彼一逝、早如飞羽。东涧曝书差挹拍,问他家,高下谁龙虎?

轮此老,自千古。

娄东家巷吴东旅。诉衷情、淮南鸡犬,不随仙去。遗冢堂堂斜照外,今有冯唐频顾。

把当日、丰碑重树。我客吴趋同拜谒,仰光芒、石壁山前路。

伟业在,伟如许。

九仙山十二景步明代诗人张士宾原韵原文

清代:苏履吉

一朵奇花带笑拈,何年移种此山岩?至今犹见空中色,自是西来玉骨纤。

和李与厓诗人客怀之作 其二原文

明代:区元晋

矮屋不安门,花香长满席。小蛮斗新影,和月倚素壁。

和答诗人原文

明代:区元晋

忆昔花源旭日黄,拜公忙上候潮航。情深每恨分携远,诗好不知歌咏长。

十二窝中饶浩荡,三千界外任苍茫。消将诗律参冬律,词叠森严字字霜。

和李与厓诗人客怀之作 其一原文

明代:区元晋

把酒竹当扉,伴吟花映席。春光荡四隅,此是邺侯壁。

史平台夜宴词原文

明代:卢楠

高堂腻烛娇红春,麝炉掣锁银麒麟。掌中舞袖回金缕,背后落花覆锦茵。

夜半歌钟起洞房,绣罗香煖对鸳鸯。旋徵玉雁排筝谱,复弄梅花近笛床。

绣额红衿真媚妩,隔帘髣髴调鹦鹉。唤回满座郁金香,鲜鲫银丝出翠釜。

鸡人夜唱铜龙泻,内监忽传进挐马。绛绡双引貂襜褕,长秋门前马不下。

北风吹山海水移,世人见此复泪垂。宝玦香车俱莫叹,金掌仙人已辞汉。

甲戌诗人节永正偕守中过江问疾原文

当代:刘峻

我诗入集凭君定,岂仅知音共乐哀。病倚东窗曾一快,诗人端午过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