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逍遥游(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先秦:庄周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4)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二. 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色深黑。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与零数。 反:通“返”。
5.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7.而征一国 而:通“耐”,才能。
8.知效一乡 知:通“智”,智慧。
9.犹然笑之 犹:通“繇”,喜。
10.而后乃今培风 培:通“凭”,凭借。

2.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今多用于虽然···但是···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7)而征一国者
古义:取信
今义:远行或用武力制裁
(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
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9)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高山湖泊名
(10)蟪蛄不知春秋
古义:指四季
今义:春天和秋天
(11)神人无功
古义:无功利
今义:无功劳

3.一词多义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庄周生平简介_庄周个人成就_庄周轶事典故

庄周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猜您喜欢

谒金门 捷南宫 引见日用西洋法写照·绘家无意着绿 暗合前朝故事

近现代:魏元旷

宫漏静。初看玉阶花影。日角欣瞻龙表整。归佩趋薇省。

私计华年正永。祗觉羞簪红杏。看取绿衣新入镜。面目留教证。

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原文

宋代:王洋

房湢斋庖间翠铺,环山环水绿云扶。
不知几许中人产,支慧居前后阿枢。

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原文

宋代:王洋

官供粥饭是官身,一岁三逢陌上春。
应有得闲人笑我,苦因何事去来频。

题中兴碑后有感鲁公故事原文

清代:王世琛

白发萧萧走贼营,丹心原不恋余生。谁将旧德投豺虎,翻道君王用老成。

九日修故事访南山 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 率尔次韵原文

宋代:万某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瀹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忧。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杜若访芳洲。

水调歌头(九日修故事访南山 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 率尔次韵)原

宋代:万某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口,杜若访芳洲。

寓言一绝原文

宋代:苏籀

輶眇岂任胜妇职,春暾桃蓓未敷莲。
月娥宫额噫神护,旖旎仙舲托使旃。

寓言二首原文

宋代:苏泂

函关度青牛,生在空桑中。
藁砧未刀头,妾身变山峰。
三年化为碧,是血本来红。
古来埋直气,曾见吐长虹.

寓言二首原文

宋代:苏泂

精神遍八方,一散或为风。
堂堂世之人,奈何总虚空。
我无腾化术,正尔不能从。
回视恍兮惚,老子其犹龙。

采桑子 见《昭代词选》、《词综补》原文

清代:宋凌云

从来不识悲秋意,爱月登楼。爱月登楼。玉笛横吹天际浮。

而今识尽悲秋意,独倚香篝。独倚香篝。两点春山只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