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原文及翻译
魏晋:曹操
原文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意打算南征荆州,施泽惠给江南人民。
面对北伐和南征两种不同意见,便犹豫起来,不知如何为好。
到达碣石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压迫,心情更加伤感。注释
九江:这里指荆州一带。皋:水边高地。
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三妇艳原文
明代:吴鼎芳
大妇理膏沐,中妇启房栊。
小妇独无事,但问落花风。
丈人且安卧,东窗日未红。
艳曲原文
明代:邬佐卿
碧树映红楼,佳人是莫愁。
竹枝看引凤,花色笑牵牛。
舞罢月初落,歌残云欲流。
何妨十日酒,醉杀秣陵秋。
和章宪副艳诗原文
明代:魏学礼
翠馆云楼花欲晴,新妆初就晓鸾惊。
莫愁艇子知何处,露湿衣香到月明。
送张少参考绩原文
明代:王云凤
岷山渭水惯同游,暂向东亭系客驺。万里孤鸿又南去,一樽相对灞陵秋。
送陆元礼比部守荆州分州字原文
明代:王禹声
画熊千骑向荆州,江汉汤汤拥上流。尚忆故人初入洛,每裁新句共登楼。
白云无奈仙郎去,赤璧谁从楚客游。惆怅我来君独醒,夜阑何必问更筹。
荆州亭 旅泊原文
清代:王于臣
客舫何堪雨泊。布被难禁风削。愁惹病支离,魂梦总无安著。
岸上人家击柝。城畔戍楼吹角。彻夜不曾停,省得孤怀寥落。
台城路·滇南山茶有高二三丈者
称绝艳·今见崇胜寺观音殿下高亦
近现代:王用宾
寒江漠漠嘉陵路,重游古观音殿。磬口初含,檀心未吐,蓦见枝头放焰。
殷红数点。料说法僧高,曼陀花散。碧树秾葩,未须惊绝滇南艳。
紫薇红透百日,合平分节令,春早冬晚。萼绿仙癯,牡丹娇软,争似猩唇清健。
豪华占断。判耐冷经时,众芳冠冕。涕唾随人,又谁揩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