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毕沅

毕沅

毕沅(1730~1797)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的诗文全集

学问大家
  做官从政之暇,毕沅辛勤笔耕,著作等身,“虽官至极品,铅椠未曾去手。”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杰作,博采典籍,考证甄选,剪裁熔铸,成一家之言。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但就时间来看,前后尚有巨大的空白、欲补续的,代有其人。就下续的来看,南宋有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刘时举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等。明代薛应旗、王宗沐各著有《宋元资治通鉴》。清代康熙年间,徐乾学等编成《资治通鉴后编》。这些续编在史事记录、年月编排上,错误百出。乾隆三十七年,毕沅开始编纂一部新的《续资治通鉴》。他广延英俊(诸如邵晋涵、章学诚等),博稽群书,历时20年,完成220卷的《续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乾隆五十三年,毕沅任河南巡抚时,开始编写《史籍考》,这项工程一直进行到他病死,尚未完稿。章学诚、潘锡恩相继续补,最后成书300卷。《续资治通鉴·宋纪》中的《岳飞》一文曾被选入初中教材。
  毕沅博学多才,潜心研攻经史敬重文士,尤好扶植后进,“一时名儒,多招至幕府”,据其门下洪亮吉记载,毕沅生平最爱礼贤下士,“毕沅爱才尤笃,人有一技之长,必驰币聘请,唯恐其不来,来则厚资给之。”(《更生斋集文甲集》),著名学者章学诚、孙星衍、洪亮吉、汪中、段玉裁等皆曾受知其门下。毕沅精通经史,旁及语文学、金石学、地理学,并善诗文,一生著作颇丰。他在其幕宾的襄助下,搜求善本古籍,校勘辑佚,编纂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尤其在经学与史学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经学方面著有《传经表》、《通经表》等,并撰《墨子集注》,直接指明诽墨始于孟子,提出《墨子》作为一种古代典籍,“不可忽也”。另注疏《道德经考异》、《晏子春秋注》、《吕氏春秋注》等。
  毕沅极注重历史和地理的关系,广征博采,完成了王隐《地道记》和《太康三年地志》的辑佚、《山海经新校注》等书。在金石学上,他广加收集铜铭碑刻,编辑成《关中金石记》、《中州金石记》、《山左金石志》、《三楚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等书。对先秦诸子,也素有研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有《灵岩山人诗集》传世。同时,在他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翻修了司马迁祠,修缮了苏东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桥等。

毕沅的诗文

严秀才冬友过访山园留宿画船坞论诗原文

清代:毕沅

妙眼观自在,斯秘何人启。由来万象态,萧然入隐几。

传神阿堵中,屈指无数子。请看天籁声,皆从蘋末起。

题马和之十八应真卷后原文

清代:毕沅

冰绡幻出贝叶纹,南渡侍郎留手痕。庄严自在应真像,笔尖所到神变存。

境幽林茂果何处,无乃舍卫给孤园。两两迦陵相对立,半天红射扶桑暾。

一人左右手作印,蒲团跏趺依修樠。寂默身披安陀会,万年一念忘劳烦。

一人咒钵两龙出,九霄蚴蟉相腾翻。四人旁观齐仰首,喜者失笑惊者奔。

桥外小亭映深竹,中有一人白佛言。五禅九定十回向,似将各一疏真源。

昆仑侍儿捧香篆,羯布罗气何氤氲。花间石榻绿熊褥,一人熟睡无朝昏。

津梁若疲岂神定,何以滋茂精进根。一人入定等枯木,旁有怪立头如鼋。

胸除诸魔久调服,作此伎俩徒殷殷。一人持经默自课,庞眉权颊清而敦。

至人不染文字相,三途八难具堪焚。阿输迦下三人坐,共观图卷相评论。

六种震动证神力,普示阎浮解脱门。侍儿旁持钵塞莫,心有所悟手自扪。

一人右肩独偏袒,手振锡杖涌慈云。八万四千母陀臂,遍与一切接引恩。

两人跣足对戏水,水流赴石声潺湲。惊涛不敢近衣角,化作万道明珠喷。

有时捉出水底月,将来贮向琉璃盆。献珠龙女凌波立,飘飘委佩从风掀。

云鬟雾鬓态绰约,翩然抗手如鸾骞。一人棱棱瘦露骨,猛虎弭耳身旁蹲。

情与无情俱已泯,异物可抚同家豚。昔人作此岂无故,迷途苦海多愁怨。

特开生面留宇宙,凭仗佛力为牵援。若云诸相本无相,髻成德安胸卐文。

现出檐葡色世界,是空是色谁能分。沈檀匣盛锦褾裹,宝珠缨鬘垂缤纷。

六时忏悔菩提记,清磬红镫礼世尊。

秋堂对弈歌为范处士西坪作原文

清代:毕沅

明轩洞豁筠帘遮,众宾环堵且勿哗。东西对垒建旗鼓,圜奁方局无参差。

五岳不动四目动,破灰槁木形神悚。冥茫淬厉炼心兵,多算少算务持重。

战国纵横术细论,车箱井栏旧谱存。日月九天黄亦道,风雨八阵死生门。

初投数子绝跬步,中边错落星辰布。玉滋霞岛冷暖殊,手落纹楸后先互。

俄焉两敌渐纷争,虚堂杀气宵腾腾。每于袖手旁观暇,如听金戈铁马声。

暗伏明挑先冥索,出入神鬼煎精魄。九边飞角取远势,一著攻心乃上策。

淮阴将兵信指挥,钜鹿破楚操神机。鏖战昆阳雷雨击,虎豹股栗屋瓦飞。

鸟道偏师方折挫,余子纷纷尽袒左。忽讶奇兵天上来,当食不食全局破。

虎斗龙争古战场,嬴颠刘蹶势靡常。到底输赢归小劫,烂柯人已阅沧桑。

坐隐仙家藉养性,君今海内推棋圣。奇童争并邺侯称,常势真堪积薪竞。

玄玉文犀照短檠,眼中成败最分明。夜半局终凉月上,满窗花影覆空枰。

赤金峡道中作 其三原文

清代:毕沅

添尽征衣总怯凉,草根亭午尚凝霜。毡庐星散千堆白,羽骑尘飞一道黄。

偏是空林无鸟雀,每经平阪见牛羊。明晨已出阳关路,却梦承欢在故乡。

赤金峡道中作 其四原文

清代:毕沅

行路艰辛叹未曾,岭崇碛回步淩兢。烘衣雪驿宵吹火,饮马沙泉晓凿冰。

残角鸣驼遥应和,断蓬饥隼互飞腾。不知驰抵西陲路,尚隔云山几万层。

余性爱琴某山人有旧藏古琴四其最佳者为赵松雪故物许自南中携赠诗

清代:毕沅

古音不作古器亡,宝琴百衲无辉光。江关老屋风雨夕,七条瘦玉沦微茫。

山人家住横云麓,一生消尽清闲福。明徽妙手发奇声,成连海上传仙曲。

别鹤离鹍调不闻,雪弦寂寂网轻尘。前年挟策走京洛,相逢一一为吾陈。

云是家藏琴有四,一有有元至正年间识。蛟唇蛇腹凤皇丝,背篆犹衔松雪字。

中抱泠泠太古心,王孙秀邸寄愁深。凭添南渡沧桑感,弹彻西台恸哭音。

琴是人非岁复月,浮云柳絮飘空阔。缣素流传半劫灰,五百年来剩此物。

予爱琴德通琴声,点点寒星纤指横。若将焦尾遥相赠,便是中郎无限情。

玉轸孤桐分一片,柳家双锁人难见。梅花淡月隔江南,莫负秋堂红石荐。

赤金峡道中作 其二原文

清代:毕沅

群孤天迥雁声哀,木脱亭皋驿路开。秋草绿销盘马地,夕阳红上晾鹰台。

漫言壮士遐荒戍,剩有儒生绝塞来。何代战场堪惨目,冷风吹散髑髅灰。

赤金峡道中作 其一原文

清代:毕沅

王事程严敢惮劳,旅怀秋气两萧骚。官邮出塞逢迎少,戍堠缘冈结构牢。

风挟塞沙尤觉烈,日来空碛不能高。声灵震叠天山外,绝徼弓檠尽自韬。

天庆宫观刘銮塑像原文

清代:毕沅

北方塑设技最工,阿泥哥与刘元同。惟銮成佛亦妙手,遗像尚留天庆宫。

入门肃客两道士,启钥导我廊之东。三间配殿制轮奂,灵衣羽扇瞻仙容。

有元及今五百载,黍离板荡一再逢。土偶岂有金石固,历劫不受兵燹攻。

依然髹质独完好,岂非呵护邀神功。当年绝艺称秘监,岁月虽远精神通。

道园别有《正奉记》,是銮非元宁相蒙。君不见《陵川集》语可证误,四贤祠内先有刘銮塑。

许丈竹素枉顾心远堂瀹茗论诗且订城南看梅之约得句奉赠原文

清代:毕沅

踏遍东华十丈尘,投簪暂现宰官身。雄心任侠犹谈剑,老手登场擅斫轮。

芳草情怀词一卷,梅花时节酒千巡。扶鸠直立烟霞骨,始信青莲有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