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卓文君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著名。 ►的诗文全集

  尽管《西京杂记》之说值得怀疑,但是有一点,卓文君是个能诗善画的女才子,恐怕是可以推断的③。
  ①此据《艺文类聚》,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所记稍异。
  ②参见清人严可均校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七。
  ③明人胡应麟论及汉魏间夫妇俱有文词而最名显者,首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参见《诗薮》外编卷一。
  △「南朝·梁」徐陵编选:《玉台新咏》卷一△「南朝·梁」沈约:《宋书》卷十九、卷二十一△「唐」欧阳询等辑:《艺文类聚》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四十一△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余冠英选注:《乐府诗选》、《汉魏六朝诗选》△路侃如:《乐府古辞考》七△谭正璧:《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第二章
  司马相如初出道时,担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骑兵侍卫),但是,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司马相如喜爱的是写赋(一种文体),但是,汉景帝偏偏不喜爱赋。所以,景帝朝司马相如才华得不到施展,干得很郁闷。
  后来,梁孝王进京,随同他一块来的有邹阳枚乘庄忌等人,相如和这几位辞赋高手,志趣相投,非常谈得来。于是,他以有病为由辞去了景帝朝的“郎”,随梁孝王到了梁国。梁孝王让司马相如和邹阳、枚乘等人一同居住,享受同等待遇。在此期间,司马相如创作了著名的《子虚赋》,声名鹊起。
  但是,不久(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病卒,门客各奔东西。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家乡成都。《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汉书司马相如传》:梁孝王薨,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这两本重要史书记载的内容完全一致,都说司马相如从梁孝王游宦归来后,家贫无以自业,家中穷困,没有谋生的手段。
  这段记载非常可疑。如果司马相如真是“家贫无以自业”,那么,他当初怎么能够“以赀为郎”呢?但是,司马迁班固两个人都这么写,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临邛县(今四川邛崃)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到临邛。王县长与司马相如是莫逆之交,司马相如来到后,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的宾馆(都亭)里。
卓文君的诗文

怨郎诗原文及翻译

两汉:卓文君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诀别书原文及翻译

两汉:卓文君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