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的诗文全集
谢氏族谱现身茭湖
古邑万载,已有1700多年的建县历史。从古至今,历史文化名人对万载影响最大的当属康乐公谢灵运。县史志办副主任胡学正在茭湖乡为招商引资印刷的一本摄影画册,看到一幅《灵运公传》的照片,经打听,这些照片均出自县财政局局长卢仕星之手,卢局长告诉他,《灵运公传》拍自茭湖乡谢溪村南源谢家族谱。他们委托县旅游局局长黄成寿请茭湖的易新球乡长把谢氏族谱借来。几经曲折,2004年6月的一天,两册布满虫眼,弥漫着历史烟尘的《万载南源谢氏族谱》终于摆上了的案头。所得两册族谱为卷二和末卷,均为1912年版。卷二计169页,是康乐(堂)谢氏分派世系图,记载了康乐谢氏始祖谢裒之长子谢奕支下繁衍生息的情况。世系图表明,谢奕为谢灵运之曾祖父,谢灵运是谢氏康乐堂第四世孙。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康乐堂谢氏已发展绵延至五十世。经细心研读,谢氏族谱并没有强拉硬拽的痕迹。如从始祖谢裒往下代代延续,俱有字、号和生殁日期,归葬地点也记载得相当清楚,一环扣一环,无懈可击。如谢灵运之祖父谢元(即谢玄),是这样记载的:“奕公之子元,字明珠,一字幼度,小字羯。东晋建元元年癸卯十月十六日丑生。自少多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安公所器重。安公常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必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公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正欲其生于庭阶耳!’安公悦。兴宁元年癸亥征为篆。乙亥诏监北军,庚辰为冠军将军。建勋淝水,封康乐公,赠车骑将军。宁康十二年丁亥为会稽内史。戊子十三年钅监书康乐公谢元卒,谥献武。葬乌衣巷屋后凤形。子二瑍、琼。”
关于谢灵运的记载是这样的:“瑍公幼子公义,字灵运。少好学,灵心秀质,吐吸山川,与颜延之齐名,文章为江左第一。刘宋乙丑官任秘书监,癸酉为临川内史。袭封康乐侯。东坡云:南台二谢无人继。即指公与朓也。晋宁康甲申六月十八辰生。宋元嘉庚寅四月初三子卒。葬北关外厂塘莲花形卯山酉向。合邑塑像崇祀,丁田建祠,永享香火。配夫人高氏,晋宁康甲申八月初二寅生,宋元嘉辛卯九月初一午殁。葬槽头石马下虎形巽山乾向。子一凤。”其中“厂塘”位于万载县城郊外。“槽头”则在万载茭湖乡境内。
南北朝:谢灵运
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
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
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
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
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
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
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韩韦=余}。
目翫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
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
共登嘣铺荨
南北朝:谢灵运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
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
临组乍不緤,对圭宁肯分。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
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
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
南北朝:谢灵运
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
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
怀故叵新欢,含悲忘春暖。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南北朝:谢灵运
白圭尚可磨,斯言易为缁。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
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日月垂光景,成贷遂兼兹。
出宿薄京畿,晨装抟鲁飔。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
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苕苕万里帆,茫茫终何之。
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越海凌三山,游湘历九嶷。
钦圣若旦暮,怀贤亦凄其。皎皎明发心,不为岁寒欺。
南北朝:谢灵运
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陵隰繁绿杞,墟囿粲红桃。
鷕鷕翚方雊,纤纤麦垂苗。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
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鲁连谢千金,延州权去朝。
行路既经见,愿言寄吟谣。
南北朝:谢灵运
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
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
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定自征伐檀,亦已验惟尘。
晚末牵馀荣,憩泊瓯海滨。时易速还周,德乏勤济振。
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矧乃卧沈疴,针石苦微身。
行久怀邱窟,景昃感秋旻。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
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无因。贫者缺所赠,风寒护尔身。
南北朝: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