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的诗文全集

  太和六年(832年)七月,白居易把自己为元稹撰墓志的钱,捐献给僧人修正香山寺,使香山寺面貌一新。
  开成元年(836年),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65卷,共诗文3255篇。藏于洛阳圣善寺钵塔院,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情况和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史料。他留下的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就有800多首。如《洛城东花下作》中的“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柳枝词八首》中的“何以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在白居易的笔下,人们了解了洛阳的美容,对洛阳更加热爱。正如唐代诗人徐凝在诗中写的“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会昌四年(844年)春,白居易已73岁了,他还到赵村(今洛阳市东南部)观赏杏花,写了《游赵村杏花》诗。
  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和在洛阳的6位年过70的朋友,组成7老会。后来95岁的僧人如满和136岁的李元爽,也参加了7老会,号称“九志图”。他们饮酒赋诗,在诗坛上传为佳话。
  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与世长辞。临终前,他遗嘱“不归下王圭,葬于香山如满之侧”,想永远与洛阳山水为伴。家人依照他的遗嘱,将他埋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人们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琵琶峰上对其墓加以扩建,建成了“白园”。整个白园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布局结合地形,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依山筑房建亭,高低错落。

西湖白堤
  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遇到干旱天气,西湖水很浅,不够灌溉农田;每到下大雨,又会湖水泛滥,不能积蓄。这种情况使西湖不能尽到最大的效用,造成农用和民用的水源都发生问题。
  白居易是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后,就把彻底治理西湖这一工程提到议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绩之一,就是在西湖东北岸一带筑成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证农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
  这个筑堤蓄湖的工程在白居易离任前的两个月得以竣工。824年三月,白居易亲自写了《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篇碑记就成为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们就称它为“白公堤”,表达了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

白居易的诗文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 因以本韵和之原文

唐代:白居易

同事空王岁月深,相思远寄定中吟。
遥知清净中和化,只用金刚三昧心。

丘中有一士二首(命首句为题)原文

唐代:白居易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丘中有一士,守道岁月深。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所逢苟非义,粪土千黄金。
乡人化其风,熏如兰在林。智愚与强弱,不忍相欺侵。
我欲访其人,将行复沉吟。何必见其面,但在学其心。

舟行(江州路上作)原文

唐代:白居易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寻李道士山居 兼呈元明府原文

唐代:白居易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拜表回闲游原文

唐代:白居易

玉珮金章紫花绶,纻衫藤带白纶巾。晨兴拜表称朝士,
晚出游山作野人。达磨传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尘。
八关净戒斋销日,一曲狂歌醉送春。酒肆法堂方丈室,
其间岂是两般身。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原文

唐代:白居易

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芣苡春来盈女手,
梧桐老去长孙枝。庆传媒氏燕先贺,喜报谈家乌预知。
明日贫翁具鸡黍,应须酬赛引雏诗。

宿西林寺 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原文

唐代:白居易

谪辞魏阙鹓鸾隔,老入庐山麋鹿随。薄暮萧条投寺宿,
凌晨清净与僧期。双林我起闻钟后,只日君趋入阁时。
鹏鷃高低分皆定,莫劳心力远相思。

闻早莺原文

唐代:白居易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原文

唐代:白居易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
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答山驿梦原文

唐代:白居易

入君旅梦来千里,闭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