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的诗文全集
贞元十六年(800年)春,韩愈回到徐州,于夏季离开徐州,回到洛阳。同年冬,韩愈前往长安,第四次参吏部考试。
屡遭贬谪
贞元十七年(801年),通过铨选。次年春,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他曾告假回到洛阳,前往华山游玩。
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在查访后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在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反遭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贞元二十年(804年)春,韩愈抵达阳山县就职。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韩愈获赦免,于夏秋之间离开阳山县。八月,获授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六月十日,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
元和五年(810年),降授河南县令。当时,魏、郓、幽、镇四藩镇各设留守藩邸,暗中蓄养士兵,并窝藏逃犯,意图不轨。韩愈要揭发他们的违法行为,便部署官吏,事先自断他们与百姓往来,等天明就公布,留守官员十分害怕,被迫停手。
元和六年(811年),任尚书职方员外郎,回到长安。
元和七年(812年)二月,复任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韩愈认为自己才学高深,却屡次遭贬斥,便创作《进学解》来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认为他有史学方面的才识,于是调韩愈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韩愈任考功郎中,仍任史馆修撰。同年十二月,任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晋升为中书舍人,此后获赐绯鱼袋。不久,厌恶韩愈的人称他先前任江陵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留他住宿礼遇厚重。裴均之子裴锷是平庸浅陋之人,裴锷看望父亲时,韩愈在为裴锷送行的文章序中,仍称呼裴锷的字。这一说法在朝官中引起很大反响,韩愈因此被改授为太子右庶子。
唐代:韩愈
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
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坐疲都忘起,冠侧懒复正。幸蒙东都官,获离机与阱。
乖慵遭傲僻,渐染生弊性。既去焉能追,有来犹莫骋。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
岸树共纷披,渚牙相纬经。怀归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并。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贤,上戴天子圣。谋谟收禹绩,四面出雄劲。
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我独胡为哉,坐与亿兆庆。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为诗告友生,负愧终究竟。
唐代:韩愈
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
声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随。复遣悭吝者,赠金不皱眉。
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
君教发直言,大声无休时。君教哭古恨,不肯复吞悲。
乍可阻君意,艳歌难可为。
唐代:韩愈
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
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朝暮无日时,我且八九旋。
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夜月来照之,蒨蒨自生烟。
我已自顽钝,重遭五楸牵。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
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
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
唐代:韩愈
太支十三,曹于弟季。或亡或微,曹始就事。曹之祖王,畏塞绝迁。
零王黎公,不闻仅存。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载,以有成王。
成王之作,一自其躬。文被明章,武荐畯功。苏枯弱彊,龈其奸猖。
以报于宗,以昭于王。王亦有子,处王之所,唯旧之视,蹶蹶陛陛。
实取实似,刻诗其碑,为示无止。
唐代:韩愈
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龙輀非厌翟,还辗禁城尘。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