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的诗文全集

治理地方
  至和元年(1054年),司马光离开志趣相投的王安石、石杨休、包拯等人,去往郓州。不久,提任为通判,负责考察全州官吏。

  至和二年(1055年),因庞籍出知并州,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司马光改任并州通判。

  嘉祐元年(1056年),他连写三封《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二、三状),建议仁宗皇帝立储君,而前后三状没有结果以后,又托范镇在奏事时代为转达,请仁宗有个明确答复。但这一切均未说服仁宗,司马光选择了沉默。

  司马光随庞籍在河东路任职期间,宋朝和西夏处于休战时期,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深入民间听取当地人意见。并州乡贡进士刘邕对边事很有研究,写成《边议》10卷,议论很有见地,司马光便予以推荐。

  司马光认为绝市和修建堡垒的办法有利于保护边界地区安宁,于是一面禁绝边民和西夏互市,一面决定修堡。正在这时,带兵将军郭恩,乘酒出击西夏,结果大败而归,自己不得已而自杀。朝廷御史审理此案,庞籍一人承担了责任,事后庞籍被解除了节度使之职,贬谪知青州事,司马光向皇帝连奏三状奏明庞籍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修堡的,说明庞籍完全是出于“欲为国家保固疆圉”的本心,“发于忠赤,不顾身谋”,因为“过听臣言,以至于此”,应当“独臣罪,以至典刑”。而庞籍得知司马光要为自己辩解时,就又上奏章,引咎自归,请求免除司马光之罪,使司马光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庞籍和司马光以忘年之交,互相支持、爱护,难能可贵。庞籍死后,司马光不忘庞籍对他的大恩,待其家人如自己的亲人。

重回中央
  嘉祐三年(1058年)司马光迁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嘉祐六年(1061年),擢修起居注。司马光坚决推辞,连上五状,他认为自己“实非所长”,但仁宗一直不收回成命。

  不久,仁宗下诏,迁司马光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任职五年期间,前后向皇帝上奏疏170余份,先后向仁宗上书“三言”、“五规”,多次上书仁宗解决继嗣的问题,仁宗觉得司马光真心为国家社稷考虑,遂将奏折转至中书省。司马光亲自到中书省催办,直到赵曙被立为皇太子。

司马光的诗文

南园雨霁景物粗佳有怀正叔安之原文

宋代:司马光

洛阳秋雨阕,荒圃物华饶。
白鹤寒尤盛,红薇晚未彫。
鸟惊朱实堕,云灭翠岑遥。
扬子方嘲白,相如尚苦痟。
徘徊瞻望近,邂逅笑谈辽。
官冷惭无具,相思不敢招。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原文

宋代:司马光

日丽芙蓉阙,春荣太液波。苑门鸣玉集,辇路翠华过。

芳树周阿密,嘉鱼在渚多。浮英入樽斝,颁首出蒲荷。

人乐熙熙德,臣赓旦旦歌。万生同鼓舞,相与醉天和。

和伯镇再入馆原文

宋代:司马光

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
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

资善堂宴饯应诏原文

宋代:司马光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

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独乐园二首原文

宋代:司马光

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
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

和端式十题·汀洲蘋原文

宋代:司马光

秋江□澹荡,波急枝难定。
参差碧叶繁,皎洁寒花静。
幽人吟不归,独立汀洲暝。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原文

宋代:司马光

五柳先生门乍开,宅边植杖久徘徊。陌头遥认颜光禄,诘旦先乘瘦马来。

和始平公见寄八韵原文

宋代:司马光

向来从后车,雍容镇藩垣。
政成簿书简,终日待清樽。
今兹备言职,不得登朱门。
违离讵几时,风色变寒温。
忽聆吉甫什,穆如承话言。
安得六翮生,随意远飞翻。
垂耳倦新羁,蹀足思华轩。
谅无伯乐顾,疲劳安敢论。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原文

宋代:司马光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原文

宋代: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