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的诗文全集
当时中国人口和军队数量都超过倭寇海盗多倍,倭寇海盗还非正规军,然而明军几十年间在沿海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仔细分析这一反常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中日双方在军事组织和战术上的差距。倭寇虽缺乏统一指挥,只以小股力量杀人越货,却体现出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其大小头目对下属能施以严格管制和指挥,还采取了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并配备了仿西洋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因而屡屡以少胜多。明朝军队量多而质差,重要原因是因其实行“卫所”世兵制,每个“军户”出丁一人,代代不变。此制度建立后,士兵逃亡和换籍众多,至明中叶以后卫所出现大量空额,所剩残卒也多为军官役用,训练废弛。偌大的明王朝,纸面上兵力多达280万人,能作战的却十分有限。
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这些士兵多受过倭祸之害,戚继光就此以“保国卫民”训导官兵,同时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使所部战斗意志高昂。他还摈弃旧式“看武艺”的训练法,采取了鸳鸯阵等新战术,并建立了队、哨、营等新编制,组织调度比较灵活。戚继光还注重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仿制出鸟铳和“佛朗机”炮,从而使明军进入了冷热兵器混用的阶段。
军制改革后,这支军队出现在浙东沿海战场,抗倭形势很快改观。戚继光不把数量有限的部队分兵把口,而形成一个拳头主动出击,在台州九战九捷。大感惊恐的日本海盗转而窜扰福建、广东沿海后,戚家军也随之南调。戚继光根据倭寇在海边游动需要一些据点和岛屿作为巢穴的特点,也以主动攻击为主,其中夜袭横屿岛一仗歼敌2000人。戚家军经过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转战10年,日本海盗因惧歼而不敢再犯。
明代:戚继光
少年好纸笔,长事行间役。落落惭父书,为国空驰驱。
三吴早分阃,一麾岂惮远。两越五六秋,水犀雄貔貅。
南征复七载,鲸波息闽海。百粤虑转深,谁怜和氏心?
千金几垂罄,松菊荒三径。紫泥俨回鸾,万里重入关。
稽颡玉墀侧,回头惊泽国。已分老楼船,羯来忽朝天!
古来忠与义,自可居蛮狄。何当圣主恩,付以羽林军。
有怀未及吐,出振渔阳旅。讵意流涕余,翻向长沙居!
嗟哉渔阳镇,边愁不可问。凄其塞上行,何处古长城?
偶逢路旁女,泣下前致语:“阿郎戍边陲,何来轻薄儿?
莫展合欢席,置妾章台陌。郎忧未能纾,妾忧殊难祛。
踟蹰日挥泪,王孙数停骑。呼酒意翩翩,谁不窥婵娟?
但谓青楼下,安有罗敷者!力竭计方穷,匕首飞白虹。
将以谢天纪,未忍先郎死。赤胆犹斗悬,寸心亦金坚。
相期在白首,郎能知妾否?行行蓟门东,云沙迷晴空。
寒衣欲前挈,北向更呜咽。不怨夫婿未封侯,愿持妇德如金瓯”。
听罢拂须三太息,谁信红颜气英特!
明代:戚继光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冲。一炮三旗台头警,一炮四旗燕河攻。
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马兰中。
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冲。
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以外即传烽。贼近墙加黑号带,夜晚添个大灯笼。
若是夜间旗不见,火池照数代旗红。贼若溃墙进口里,仍依百里号相同。
九百以下是零贼,止传本协各成功。单用炮声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
山海大墙皆一炮,石门喜曹二炮从。台头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马石塘烽。
零贼东西一时犯,两头炮到一墩重。该墩停炮分头说,东接西来西接东。
但凡接炮听上首,炮后梆响接如风。炮数梆声听的确,日旗夜火辨分明。
明代:戚继光
无何奉明诏,油幢移北壤。假之旷代私,谬叨诸帅长。
庙议阅秋冬,未能定衔鞅。枳橘诚足疑,参辰竟殊象。
边行历艰虞,拊膺频恻怆。封章几万言,激烈一朝上。
圣明不予罪,天恩益骀荡。开府蓟门东,复俾孤臣往。
至尊忧时殷,卿辅惜才广。护持过婴儿,信任鲜猜党。
感深继以泣,何从展榛莽?杪春复行边,严风尚萧爽。
柳条青未回,烧痕黑犹敞。拟筑敌虏台,三千列嵣㟐。
庶几沙漠踪,一顾在指掌。天险真足乘,天威益堪仰。
巨工眇程期,虑材更镌磉。石涧深莫穷,遥岑几万丈。
联臂攀复登,丁丁振余响。于役固焦劳,输诚靡抢攘。
明代:戚继光
何意中兴日,天摧柱石臣。精灵悬海岳,部曲哭荆榛。
才大逢时屈,功高获谤频。那堪玄兔塞,忽度白鸡辰。
战伐谁能计,艰危独致身。冰霜劳节制,南北识经纶。
疏草神应护,词华众所珍。汉庭期听履,周道忆埋轮。
宠辱孤忠在,威棱百代伸。雷霆余往岁,雨露转成春。
力挟圣图远,名依帝泽新。紫泥多慰藉,黄壤讵沉沦。
堕泪随编简,衔恩起缙绅。伊周思继躅,方召愿为邻。
旧事纷凄怆,浮生极苦辛。承家还鸑鷟,开阁且麒麟。
孝理封章上,仪刑率土滨。予惭五兵后,幸窃一廛亲。
井邑看犹颂,韬钤信绝伦。是非今已定,社稷恨堪陈。
客下苏台鹤,歌传蒿里人。佳城不可即,愁思附青蘋。
明代:戚继光
蓬莱畔,奇尔松,苍鳞黛鬣身虬龙。风雨时时吟不歇,炎天凄切寒无冬。
问之何代谁植此,精神命脉羌如彼。初不避山林,原不竟朝市。
久随冷淡缘,静任盈虚理。寿已千龄外,恍然一瞬里。
松有闻,尘嚣两耳具纷纭。松有见,转眼荣瘁亦堪叹。
松若有心情,能忘利与名。人非松,松非人,古来那具千年身?
龙争与虎斗,转盼即成陈。松兮人兮奈尔何,摇笔且放奇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