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吴潜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的诗文全集

  吴潜多篇诗词描写了家乡的美丽风光、山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以及小住家乡时不争而闲适的愉快心情。如吴潜在50岁时回忆家乡皖南和儿时生活写下的14首《望江南》词,每首均以“家山好”开头,情真意切,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之死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这首南宋无名氏所作的《长相思》,里面提及的吴、贾两个“循州”,正是南宋理宗时的状元丞相吴潜与恶贯满盈的大奸臣、蟋蟀宰相贾似道。这一忠一奸,他们相隔15年,先后被贬循州(今广东龙川)。

  景定二年(1261年),奸臣贾似道罗织罪名,吴潜被罢相,年近70岁流放到循州。吴潜看到循州城常受东龙江(即东江上游)洪水威胁,东山寺北面和西边的大片农田亦十年九涝,便发动邑人,修建了大路田防洪大堤。吴潜致力为百姓造福,“政绩斐然”,“百姓勒碑纪念”。

  贾似道惧怕吴潜会东山再起,指派武臣刘宗申到循州当知州,暗中陷害吴潜。景定三年(1262年),吴潜在循州暴卒。有人认为是被刘宗申毒死的。吴潜早有预知,对人说:“吾将逝也,夜必雷风大作”,是夜,果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吴潜撰遗表,作诗颂,端坐而逝。他在临终前写有《谢世诗》、《谢世颂》各三首。循州百姓闻此噩耗,无不失声痛哭。

  贾似道被贬循州,沿途百姓认为,他经过当地,将带来晦气,于是纷纷张贴檄文驱逐,贾狼狈不堪。当时负责押送贾似道的官员郑虎臣.他们走到一所古寺中歇息时,墙壁上有吴潜贬循州过此地时的题字。郑虎臣大声责问:“贾团练,吴丞相何以到此?”贾似道羞愧难言。9月,贾似道到达福建漳州城南的木棉庵。郑虎臣多次催他自尽,贾似道贪恋余生,不肯寻死。郑虎臣说:“我为天下杀你,虽死何憾!”便将贾似道锤杀。

  吴潜之死朝野震惊,时人写下了不少哀悼、纪念他的诗文。南宋后期,曾有两个文韬武略“状元宰相”,一个是吴潜,另一个是文天祥,这两个“状元宰相”都是南宋股肱之臣,虽然后来都遭遇不幸,却万世流芳,为后人景仰,时人将他们的才华和道德比做北宋时期的名相司马光寇准

  1261年,年近70的吴潜被罢相,流放到循州,仍竭力为百姓造福,受到百姓爱戴,“百姓勒碑纪念,将吴潜曾寓居的仙塔下的古寺,改名为“正相寺”,塔亦因名“正相塔”。1989年,广东省政府将“正相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休宁县“状元博物馆”落成对公众开放。休宁县高调亮出这张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名片,一时声誉鹊起。我市“状元宰相”——吴潜,排在了该县十九名文武状元之首。

  2008年3月8日,纪念宋状元宰相吴潜诞辰811周年特刊的定稿会在泉州召开。会议参观了泉州市重点文物保单位——吴氏宗祠。宗祠正厅为《状元宰相》匾额,系为南宋状元宰相吴潜所题。

  此外,宣城的“状元路”“状元桥”,浙江德清的“状元故里”、江苏溧水、高淳的“吴门三贤”,都因留下状元宰相吴潜的印迹,而成为当地宝贵的文化资源。

墓地

  出南安东田镇沿南(安)同(安)公路车行5公里,顺山路行至湖尾山坡谷,映入眼帘的是南宋状元宰相吴潜墓。湖尾山从南安最高峰芹山之脉逶迤而来,吴潜墓坐落在半山坡。一路草木苍翠,新绿扑眼;山涧流泉淙淙,山风送来阵阵花香。墓丘坐北向南,远望巍巍芹山高入天穹,环视四周,青松翠竹,如黛如染。墓前面对仙洞山,坡下田园阡陌尽收眼底,显得视野开阔。如此风水宝地,安息着一代名相,至今已经有700年沧桑风雨了。

吴潜的诗文

五用出郊韵三首 其一原文

宋代:吴潜

寄语头衔水利官,堤防莫作等闲看。田畴虽幸收成早,沟浍犹疑灌溉残。

劝课农桑心独苦,丁宁父老吻应乾。米从布袋痴儿事,我辈须知稼穑难。

宝鼎现(和韵已未元夕)原文

宋代:吴潜

晚风微动,净扫天际,云裾霞绮。将海外、银蟾推上,相映华灯辉万砌。看舞队、向梅梢然昼,丹焰玲珑玉蕊。渐陆地、金莲吐遍,恰似楼台临水。
老子欢意随人意。引红裙、钗宝钿翠。穿夜市、珠筵玳席,多少吴讴联越吹。绣幕卷、散缤纷香雾。笼定团圆锦里。
认一点、星球挂也,士女桃源洞里。闻说旧日京华,般百戏、灯棚如履。待端门排宴,三五传宣禁侍。愿乐事、这回重见,喜庆新开起。瞻圣主、齐寿南山,势拱东南百二。

送十二知军领郡澄江二首原文

宋代:吴潜

老父如汝年,监州尚折旋。
后生何闻望,小郡亦藩宣。
申浦秋潮落,君山暮霭连。
菊时吾去此,访汝击群鲜。

朝中措·兰皋彻夜树旄干原文

宋代:吴潜

兰皋彻夜树旄干。战渴望梅酸。想有歌姬半臂,更深自可鏖寒。敲门寄曲,惊回蝶梦,旋篝灯看。坛下已收降将,火牛不用田单。

满江红 其九 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原文

宋代:吴潜

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最好处,云为幕护,雨为膏沐。

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

玉坛畔,仙娥簇。玉梁上,仙翁掬。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

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

满江红(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 五用韵)原文

宋代:吴潜

问海棠花,谁留恋、未教飘坠。真个好,一般标格,聘梅双李。怯冷拟将苏幕护,怕惊莫把金铃缀。望铜梁、玉垒正春深,花空美。
非粉饰,肌肤细。非涂泽,胭脂腻。恐人间天上,少其伦尔。西子颦收初雨后,太真浴罢微暄里。又明朝、杨柳插清明,鹃归未。

谒金门·停画鷁原文

宋代:吴潜

停画鷁。天外水澄烟碧。莫看遨头人似织。今年都老色。最苦今朝离夕。未卜今年归日。生怕晚风消酒力。愁城难借一。

喜雨二解原文

宋代:吴潜

乌{左禾右散}新春玉粒堆,齐头{儡亻换禾}{左禾右散}又相催。
高田犹怕来秋旱,上界俄闻发水雷。
几日云车停野外,今宵寸旆入城来。
须臾檐溜如奔峡,枕上吟哦一快哉。

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原文

宋代:吴潜

举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暇日扁舟清_上,倦时一枕薰风里。试回头、堆案省文书,徒劳尔。
南浦路,东溪水。离索恨,飘零意。况星星鬓影,近来如此。万事尽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但多吟、康节醉中诗,频相寄。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原文

宋代:吴潜

何烦洛令市私恩,有客甘贫自闭门。
恰似明州前录事,清高直可傲羲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