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华蘅芳

华蘅芳

(1833—1902)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汀。精研数学,深明格致。同治初,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多所赞划。在翻译馆译算学、地质等书籍凡十二种。先后主讲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及无锡俟实学堂,造就数学人才甚众。又与徐寿制造黄鹄号轮船,为中国自造轮船之始。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译有《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合数术》、《决疑数学》等。 ►的诗文全集

  华蘅芳与外国人合译出版了12种171卷近代科技著作,内容泛及数学、地质学、矿物学、航海、气象、天文学等。比起他的数学研究工作,他译书的成就更大、影响更广。他与玛高温(D.J.-MacGowan)于1869年合译出《金石识别》,将近代矿物学和晶体物理学知识系统介绍到中国。这部书的原版是美国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代那(J.D.Dana)的《矿物学手册》(ManualofMineralogy,1848)。此后,华蘅芳与玛高温又合作将英国地质学家赖尔(C.Lyell)的《地质学纲要》(ElementsofGeology)译为《地学浅释》,首次向中国介绍了赖尔的地质进化均变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他与傅兰雅合译了多种数学著作,介绍了代数学、三角学、微积分等,其中《决疑数学》是中国第一部概率论译著。华蘅芳追求译著文义“明白晓畅,不失原书之真意”,后人称赞他的译著“足兼信、达、雅三者之长”。华蘅芳等人的译著在中国近代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蘅芳同外国学者合作翻译的书籍一类属于矿物、地质、气象和军事工程等,一类是数学。他同英国人傅兰雅共译出《代数术》25卷(1872),《微积溯源》8卷(1874),《三角数理》12卷(1877),《代数难题解法》16卷(1879),《决疑数学》10卷(1880),《合数术》11卷(1887),《算式解法》14卷(1899)等。

  《代数术》与《微积溯源》是继李善兰同伟烈亚力合译《代数学》与《代微积拾级》(1859)之后的两部重要着作,特别是《决疑数学》是中国编译的第一部概率论着作,表明当时译者已认识到概率论作为数学工具在研究社会某些问题中的作用。华蘅芳译作文字明白晓畅,内容丰富多彩,使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得以进一步传播。他还介绍了西方数学家和数学史。他是李善兰之后引进西算影响最大的人。

  华蘅芳的数学着作有:《开方别术》1卷(1872),《数根术解》1卷,《开方古义》2卷(1880),《积较术》3卷,《学算笔谈》6卷(后续6卷),《算草丛存》4卷(后续4卷)。以上六种收入文集《行素轩算稿》(1882)中。此外,还有启蒙读物《算法须知》、《西算初阶》等。他的研究侧重于传统数学,主要在三个方面:开方术为解整系数高次方程。数根术为初等数论中素数理论及应用。积较术即招差术,为有限差分法。他的研究总的说来受到当时中算发展水平的限制,其成就主要在早期离散数学方面,《积较术》可以看作是他的代表作。该书第二、三卷创造“诸乘方正元积较表”和“积较还原表”,是两种相关的计数函数,可以与第一、二种斯特数建立函数关系;书中并给出两组互反公式,属于广义麦比乌斯反演;另外他的研究还涉及若干组合恒等式以及有重复组合的母函数定理等,这些都属于计数理论的范围,在组合数学、差分学中有一定意义,推进了中国早期组合数学的发展。

华蘅芳的诗文

题岳父邹壮节公遗墨原文

清代:华蘅芳

公余妇翁余公婿,我年十二初纳币。公之碧血殉白门,我年二十犹未婚。

平生未曾识公面,瞻拜遗墨悽心魂。嗟公忠悃不得直,我妻归来泪沾臆。

十年离乱常纷纷,我遂橐笔歌从军。湘乡大帅拥貔虎,攻克金陵复王土。

吊公忠魄空徘徊,颓垣破瓦生蒿莱。据公遗墨见公志,群请曾侯奏其事。

言官卤莽操弹章,无端蜚语竟中伤。朝廷震怒我胆悸,文正当时亦被议。

举朝正士咸愤然,列名上愬如联蝉。是非岂得久颠倒,雷霆雨露皆由天。

复官赐谥有恩旨,事迹班班付青史。公之大节从此伸,余也悼亡归海滨。

余今息影处乡里,自顾无妻又无子。公之季子复罢官,一朝剥啄来相看。

牛腰巨卷出锦匣,开卷注视心先酸。呜呼,公之遗墨余数见,今日琳琅已题遍。

诗人海内如星罗,卷中姓氏东南多。我亦书名附余纸,为述从前事如此。

和乩仙一清道人刘将军行原文

清代:华蘅芳

明灯熠熠香成灰,灵符飞去诗魂来。为言昨宵洞庭晏,坐有佳客同倾杯。

赋成长句赠谁某,金刀之忏将军才。平沙茫茫木不律,食叶春蚕又下笔。

新诗索和句瑰奇,累牍连篇自录出。将军刘姓是阿谁?就君诗意思风期。

吾闻当年刘越石,吹笳退敌有神策。幽魂毅魄终古存,昨夜与君或同席。

然而职官之制今古殊,军门之称昔所无。又况将军部下辖兵有定额,何以十百千万奇零不整累累如贯珠?

想是当时三万七千五百一十有二卒,实与将军同袍同泽同战同捐躯。

然而君诗论成不论败,往复揣摩大可怪。得毋将军今日犹生全,梦魂来与君周旋。

雏姬窈窕二八年,天阴泥滑路几千。君亦携去登华筵,男女杂坐何喧阗。

淳于一石已醉眠,归来独自大可怜。我知不必真有此,此是君之寓言耳。

子仪光弼俱于秋,人物否臧有所指。事权不属空杞忧,吾恐彭篯亦夭死。

为我行乐猜迷藏,人生何必为侯王?

旅店壁间 多行人题咏 余每投宿 必录其佳者 因作七古原文

清代:华蘅芳

平沙茫茫远树低,白日欲没西山西。一车隆隆苦行役,辙迹已穷愁路迷。

登高极目远烟起,知有茅店临荒溪。回车寻途急奔赴,已见宿鸟投林栖。

到门不暇解鞍蹬,即往四壁搜留题。春蛇蜿蜒秋蚓瘦,遍视始得穷端倪。

无盐嫫母互斗艳,颦眉龋齿争哀啼。村腔俚语实秽鄙,大雅岂屑相歌诋。

璠玙韬光杂瓦砾,独鹤敛翮参群鸡。是何神仙偶游戏,笔迹偶尔留鸿泥。

循墙且作百回读,清爽胜食哀家梨。我持钩吴入燕赵,遍历邹鲁经青齐。

每逢好句辄狂喜,恨不素手相提携。亟须蒐罗入行橐,淘汰瓦石扬秕粞。

详书岁月及邑里,姓氏一一堪参稽。他年湖海倘邂逅,敢摘诟病交评批。

呼童为我俱鸡黍,明朝碌碌仍轮蹄。

山东道中作原文

清代:华蘅芳

我从江南来,遍地是青草。自从渡淮黄,平沙白浩浩。

天时异燠寒,风日顿酷燥。河干或通车,平地转积潦。

行来未十日,面目渐枯槁。纵无思乡心,未免亦懊恼。

仆夫言告我,明日进山道。闻言已色喜,蓐食复申祷。

车行虽甚劳,山色却颇好。坡坨屡登陟,林峦互回抱。

龟蒙与凫绎,所在不及考。儒生好附会,故纸屡探讨。

我才本空疏,未敢便倾倒。但见青螺峰,一一列瑶岛。

烟村数十家,处处植梨枣。山中洵可乐,反恐出山早。

徐君雪村以青铜矛相示因为作歌原文

清代:华蘅芳

叩门话夙昔,相交略形迹。置酒叙离怀,挑灯度永夕。

示我古铜矛,云自土中获。两刃若剑芒,中空背起脊。

权之重三锾,度之不盈尺。烂斑上花黄,惨淡血痕碧。

脊旁刻镂若篆文,剥蚀无从辨笔画。披图夜览博古编,斯形不见古载籍。

秦耶汉耶不可稽,玩之在手不忍释。想见当年酣战时,长兵短剑互斗格。

宝刀坠地血成河,白骨纵横委砂碛。是矛埋没三千年,精气化作蛟龙眠。

潜藏地下不肯出,光怪上烛星晨颠。惟君好奇洵痴绝,手置锤炉铸顽铁。

四方巧匠航海来,未敢与君较工拙。灵心已招鬼神忌,上愬苍穹述神异。

天公欲与君斗奇,辟启幽缄出斯器。君言此语勿乃痴,真宰冥漠岂有知。

且当与我尽一卮,何必妄想徒神驰。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一原文

清代:华蘅芳

宦海归来气未平,笔端涌起石嶙峥。故留隙地教花补,想见当年伉俪情。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二原文

清代:华蘅芳

清才艳福两兼全,恩爱何妨到百年。底事玉楼宣召急,只留名画在人间。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四原文

清代:华蘅芳

伸纸挥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时。若从绘事推能品,合让甬东老画师。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三原文

清代:华蘅芳

颊上添毫惯写真,全从阿堵写精神。愿将百幅藤溪纸,留得昙花一现身。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二原文

清代:华蘅芳

矾山绢海喜临摹,过眼云烟只自娱。解道墨能分五色,何难双管写生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