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顾允成

顾允成

(1554—160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季时,号泾凡。顾宪成弟。性耿介,厉名节。万历十四年赴殿试,对策中语侵郑妃,置末第。房寰疏诋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抗疏劾之,忤旨坐废。久之,以荐诏许以教授用,历官礼部主事。时三王并封,偕同官合疏谏,不报。后以疏劾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与宪成讲学东林,不复出。有《小辨斋偶存》。 ►的诗文全集

  随兄讲学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亦遭革职还家。兄弟二人决定从事讲学活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自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十年时间里,顾允成与顾宪成一起在故里讲学。江南学人闻风趋赴,泾里客舍到处都住满前来听讲者。张泾在当时成为江南无锡地区学术思想传播的重要活动中心。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氏兄弟决定修复无锡城内的东林书院,得到许多地方人士乃至常州知府、无锡知县的资助和支持。同年十月,顾允成与顾宪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

  东林书院修复后,顾允成与顾宪成常年寒暑不缀,早出晚归,为讲学奔忙。由于书院内江南远近士人云集,顾氏兄弟在主持讲会时既要与人发言讨论、酬答释疑,同时还要负责安排赴会学人的膳食寝居。当时无锡城内除东林书院外,顾家别无其他栖息之所。为便利讲学,免除奔波劳苦。顾允成于书院修复次年,出资在东林书院后购置一块宅基,建成“小辨斋”,作为他在城内的居息讲学之所。

  逝世追封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六月二十一日,顾允成病逝于小辨斋内,享年五十四岁。留有《小辨斋偶存》八卷(附《事定录》三卷)等著述。

  明朝天启年中,顾允成与张纳陛同受朝廷追赠为光禄少卿。

参考资料:

1、《明史 顾允成传》

后世纪念

  小辨斋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顾允成在东林书院后紧靠苏家弄与箬叶巷交汇处建成“小辨斋”,作为他讲学栖息之所。

  小辨斋坐北面南,南与东林书院仅一巷之隔。建筑前后计四进,有长廊连通,后为花圃,近邻弓河。20世纪九十年代因征土被拆毁,2000年初又在原址复建。小辨斋为无锡城内名人讲学遗址与重要古迹。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二○《古迹》条下,以及无锡历代所修县志均有著录。小辨斋落成时,延请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为斋撰记,此记原文现收录于《常州先哲遗书》内。江西汤显祖于万历十一年与顾允成同赴北京参加会试,汤成进士,顾被弃置不取。但他们之间仍有“同年”之谊,故请汤显祖撰斋记。

  纪念馆

  在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有一座顾宪成纪念馆,是顾宪成与顾允成兄弟诞生地。纪念馆内的端居堂面阔五间,梁架间饰有飞仙雕刻。前有两厢,两厢前门前有一对青石狮子。堂后原为花园,四面环绕回廊,园内亭台水榭、假山花木,十分幽致。清嘉庆年间,顾氏后裔顾皋中状元,于是在花园后又增建状元厅。

顾允成的诗文

应尽须尽吟 其六原文

明代:顾允成

应尽须尽,尽亦非尽。返于太极,寓诸无竟。

应尽须尽吟 其五原文

明代:顾允成

应尽须尽,天地混沌。矧伊人兮,妄生执吝。

旧得有读书乐时一讽咏欣然会心因广之为静坐乐会友乐各四章 其六

明代:顾允成

修竹压檐桑四围,枝枝相向迎朝曦。黄云参差覆南陇,萤光掩映耀素帏。

榴花蒲节皆吾侣,快哉孰尚会友趣。会友之乐乐无穷,泠然炎暑生清风。

旧得有读书乐时一讽咏欣然会心因广之为静坐乐会友乐各四章 其五

明代:顾允成

山光照槛水绕廊,芝兰馥郁交馨香。嘤嘤鸣鸟求友声,风水相遭成文章。

青春勿令离索老,人生惟有会友好。会友之乐乐何如,和风唱喁来庭除。

应尽须尽吟 其四原文

明代:顾允成

应尽须尽,颜子短命。加我数年,亦已过分。

旧得有读书乐时一讽咏欣然会心因广之为静坐乐会友乐各四章 其四

明代:顾允成

木落水尽千崖枯,隐几嗒焉我丧吾。万窍怒号任天籁,六藏赅存同蘧庐。

梅花映带雪花白,芳洁足称静坐者。静坐之乐何处寻,雷在地中见天心。

应尽须尽吟 其三原文

明代:顾允成

应尽须尽,万缘息净。啼泣满前,松风入听。

求儆里言 其六原文

明代:顾允成

舜其至孝,五十而慕。予有父母,欲报无路。

旧得有读书乐时一讽咏欣然会心因广之为静坐乐会友乐各四章 其三

明代:顾允成

庭梧昨夜叶有声,鸿雁来宾以秋鸣。月照怀中万累静,水共长天一色清。

斋头剩有蒲团在,趁此静坐功更倍。静坐之乐乐陶陶,悠然俯仰忘卑高。

应尽须尽吟 其二原文

明代:顾允成

应尽须尽,没宁存顺。朝闻夕可,三复斯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