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高士奇

高士奇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的诗文全集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再次南巡,拜谒明孝陵。高士奇随驾南巡。赐号“竹窗”,康熙帝御书“竹窗”二字赐予他。十月,高士奇辞官归田,定居平湖。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高士奇在籍赋闲。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高士奇第一次在籍赋闲。康熙于四月十六日赐高士奇手敕一道:“朕少年最不喜参,尔所素知。只为前大病,后赖此药复元气。所以,使人到长白山觅得八九寸长五六两重者十余根,上好者数斤,念尔江湖远隔,苦楚频躬,想是未必当年气相也。故赐南方所无蜜饯人参一瓶,上好人参一斤,土木参二斤。尔当宽心自养,不必多虑。”七月,赐高士奇御扇一把,上有御制诗一首:“故人已久别三年,寄语封书白日边;多病相邻应有意,呤诗每念白云篇。”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廷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高士奇奉召二度进京,官复原职,仍入住大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尔丹二次南犯。高士奇在职修书。

  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高士奇随驾征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御驾亲征噶尔丹。高士奇以养母乞归,特授詹事府詹事,寻擢礼部侍郎,以母老未赴。可是,康熙对亲政后自认的并非两榜出身的老师高士奇,却总是那么情意绵绵,念念不忘,充满着真挚的关爱呵护,是史所罕见的。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高士奇第二次在籍赋闲。赐御制诗一首:“廿年载笔近螭头,心慕江湖难再留;忽忆当时论左国,依稀又是十三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康熙赐高士奇“忠孝节义”的御篇一幅。同年, 康熙第四次南巡。 高士奇在杭州西溪高庄接驾。康熙御书“竹窗”相赐。

  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赐高士奇联一对,上御书:“忠为表,孝为里;言有物,行有恒。”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擢升高士奇为礼部侍郎,高士奇以母老为由未上京赴任。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第五次南巡,高士奇奉召赴淮安接驾,随康熙巡视江南。南巡后,高士奇又随驾入京。第三次居寓于大内直庐。二月后回平,六月三十日在籍病故。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正月,康熙谕祭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高士奇一道。遣浙江等处承先布政使加三级郎廷极为代天御祭的钦差。康熙亲制悼词,并御书悼联:“勉学承先志,存诚报国思。”赐谥号文恪。

参考资料:

1、《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一·列传五十八》

高士奇的诗文

笛家原文

清代:高士奇

鱼尾梢残,兔华舒满,遥天淡泞,薄云忽送疏疏雨。

黑山不断,银砾无边,柳梢谁插,青青如许。碎叶当城,倡条踠地,宛似笆篱护。

计征途,几千里,此夜偶随落絮。

最苦。沙场当日,玉龙按曲,万叠关山,白雁题诗,一绳乡路。

冷落、着尽铁衣人老,若个刀环归去。我今何愁,毡车茸帽,静把更筹数。

烧炭兽,灸黄羊,况有泻壸湩乳。

青玉案三首 其三原文

清代:高士奇

暝烟轻染横塘树,微写出、江南路。断岸危桥疑可度。

桃花溪涧,葭芦浦溆,总隔濛濛雾。

剡藤半幅无多处,意外山川深几许。乡思年年朝复暮。

青帘沽酒,画船听雨,何日成归去。

沁园春三首 其三原文

清代:高士奇

如此长条,几度看他,缭云绾烟。向平皋婀娜,半藏绣祺,回廊窈窕,斜嵌雕栏。

染得鹅黄,蘸些鸭绿,最爱惺忪澹沲天。横塘外,听春游系马,嘶遍华鞯。

还思步屧悠然,须记取红桥雁齿边。正轩窗四面,安排笔格,堤沙一道,检点芸编。

退食黄扉,从容花底,又见林梢月影鲜。追随处,胜东山丝竹,谢传当年。

青玉案三首 其二原文

清代:高士奇

晴阳媚月春花粲,差堪比、君词翰。第二泉边三径远。

青丝络马,紫烟笼袖,肯为蓬蒿恋。

子虚定有同时羡,笔露文澜惊扑面。十二碧栏游已遍。

红亭词句,翠鬟歌曲,且把清樽劝。

青玉案三首 其一原文

清代:高士奇

长天一幅拖蓝纸,见几阵、鸿成队。乱墨斜行低映水。

菰芦滩上,蓼花洲里,影出飞腾势。

年年霜信来千里,碧海空濛何处寄。写尽朝红兼暮翠。

浔阳商妇,新丰荡子,那识相思字。

沁园春三首 其二原文

清代:高士奇

问讯东郊,尺五城阴,名园乍开。甚药栏绕处,未移湘竹,花源寻后,不数江梅。

一种风流,先春占了,社酒旗边红杏媒。丝丝里,见亭亭楼榭,曲曲池台。

此中肯放徘徊,便随意逍遥石径苔。看拖条筇杖,玉阶催去,穿双笱屐,瑶圃才回。

多少骚人,孙弘座上,吟尽江豪吐凤才。飞绵好,待夔龙携手,捲过尘埃。

玉莲花原文

清代:高士奇

茜蕊秾香,小坐紫薇庭院。倚双鬟、清歌宛转。移商换羽,惹周郎微盼。

是林梢嫩莺初啭。

脉脉兰情,故把玉箫声断。笑琵琶、当年诉怨。江州司马,枉自青衫涴。

那省识画图人面。

沁园春三首 其一原文

清代:高士奇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念奴娇五首 其五原文

清代:高士奇

年华几许,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

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

念奴娇五首 其四原文

清代:高士奇

梧桐秋老,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

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

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

水满横塘,云连翠崦,处处供游目。城南相送,为君引满击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