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端方

端方

(1861—1911)清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光绪八年举人,入赀为员外郎。历督湖广、两江、闽浙。与载泽等赴欧洲考察政治。奏请预备立宪。宣统元年调直隶总督,旋坐事劾罢。三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至资州为起义新军所杀。谥忠敏。嗜金石书画。有《匋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的诗文全集

  回国仕途

  回国之后,端方总结考察成果,上《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力主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学习蓝本,尽速制定宪法。端方还献上自己所编的《欧美政治要义》,后世认为此乃中国立宪运动的重要著作。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摄政王载沣上台执政,其新任伊始便以“足疾”为名将袁世凯开缺,而端方则在两江总督任上干了三年后,不久即接任为直隶总督(原直隶总督杨士骧突然暴卒),一举登上了个人仕途的最高峰。

  宣统元年(1909年)调直隶总督。十月,曾多次承办过皇室婚丧庆典及陵墓工程的端方被命筹办慈禧太后梓宫移陵及相关事宜,但是在慈禧出殡之时因拍照惊扰隆裕皇太后,被罢官。

  哗变殉职

  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十八日,端方被委任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因欲与湖广总督瑞澄争功,强行将四川当地民办铁路收归国有,激起川湘鄂保路运动。同年抵达汉口。

  同年九月七日,发生成都血案,四川局势濒于失控。九月十日清廷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经宜昌入川,至资州。十一月二十七日新军哗变,端方和其弟端锦为军官刘怡凤所杀。清廷赠端方太子太保,谥忠敏。

  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十日晚7时,端氏兄弟的头颅,放在装洋油的铁盒里,由重庆民军代表李某押解上船,运抵武昌。鄂军都督黎元洪下令将两颗头颅游街示众,武汉万人空巷,围观此头。后由端方长子端继先寻回并运回北京安葬。

参考资料:

1、《清史稿·卷四百六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六》

主要成就

  新式教育

  端方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代任两江总督期间,在南京鼓楼创办了暨南学堂。在任湖北、湖南巡抚期间,命令各道、府开办师范学院。在任江苏巡抚期间,决心革除陋习,下令各州县照例奉送的红包全数退回,用作选派两名当地学生出国留学。

  端方还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和省立图书馆的创办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欧美考察各国政治,次年回国,建议清政府预备立宪,以抵制革命运动。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开创者,在外国考察时,见国外名都均没有官方公共藏书机构,民众教育普及,使他耳目一新。遂奏请设立公共藏书机构——图书馆,成为创办图书馆、发展图书馆事业促进派。我国最早的几个官办公共图书馆,如江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等馆的创立,他出力甚多。为完成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过渡,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保存中国古代文献亦有贡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南藏书家丁丙经商失败亏资百万,欲售其藏书。他恐“八千卷楼”重蹈“皕宋楼”复辙,奏请政府以75 000元尽购丁丙的藏书,藏于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

端方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