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陈邦彦

陈邦彦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的诗文全集

  1646年(隆武二年),陈邦彦升兵部职方司主事,监粤兵入江西,协助苏观生防守北线。清兵压境,猛攻赣州,苏观生按兵不动,逡巡观望,陈邦彦虽一再请战而未获批准。赣州失守后,清军大举入闽,攻下福州。隆武朝的武将郑芝龙公开投敌,隆武帝被俘遇害,隆武朝也步了弘光朝的后尘。此时,苏观生急于回广州拥立新主,置邦彦的凭借五岭和韩江天险,抵挡北、东两面来敌,以保住广东,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建议于不顾,下令全军撤防。邦彦要苏观生火速率主力取道惠州和潮州,救援尚在苦撑的泉(州)、漳(州)前线守军,并请求自领一军扼守南安,抵抗北路清军的请求也未被采纳,只好一同南撤。

  重组部队,妙计救主

  1646年(隆武二年),陈邦彦化名潜入高明县山区重组反清武装,并会同义军余龙部进击广州、顺德两地。清将李成栋攻陷肇庆,深入广西腹地追赶永历君臣。不久,佟养甲、李成栋部清军偷袭广州,绍武政权覆亡。在广东肇庆的永历帝闻风而逃到了广西。李成栋军乘胜追入广西,永历朝廷岌岌可危。

  陈邦彦救主心切,跑到顺德请余龙帮忙。余龙等人本是当年明将万元吉在广东招募的援赣部队,赣州失陷之后,生活无着,便在甘竹滩落草为寇,原队人马加上归附的溃兵也有二万多人。经说服,他们同意协助陈邦彦攻打广州。另一方面,陈邦彦又联络上了东莞的抗清义士张家玉,张也同意助他一臂之力。

  眼看着大兵压境,佟养甲忽生妙计,他下令关闭城门,不准出战, 一边派出快马到广西急召李成栋回师。一边四出散播谣言说,李成栋的大军已经在回穗途中了,很快就要杀到甘竹滩去了。余龙是个大老粗,不知就里,急着要保卫他的老巢,也不知会陈邦彦,顾自撤围先走;剩下陈邦彦孤掌难鸣,也只好黯然收队。后来知道,李成栋接到广州的告急文书后,确实是很快就放弃了对桂林的包围,转而回援广州。永历君臣这回能脱离虎口,得归功于陈邦彦围魏救赵法的妙用。

  之后,陈邦彦派门生马应房与之合兵收复顺德。接着他又相继串连东莞张家玉,南海陈子壮,顺德胡靖、梁斌,新兴梁信灼,新会黄公辅、何世熊,恩平王兴,阳江莫廷兰,东安(今云浮)何仕璋举义,合力牵制清军。李成栋被迫放弃追击永历帝,回师东下。邦彦得报,派马应房等率水军到顺德黄连乡北拦江截击,奈何寡不敌众,败于敌手。邦彦又趁李成栋进攻张家玉部之机,会同高明麦而炫、欧怀昊一举攻下江门。

陈邦彦的诗文

冬闺原文

明代:陈邦彦

颇记南楼待月情,如何今夜较分明。嫦娥不是秋光减,乌鹊桥边意未平。

书杨大东厓赏花词后原文

清代:陈邦彦

粉白脂红斗艳香,冶游还逐少年场。轻盈态度依杨柳,细腻风光上海棠。

好鸟有情当客语,狂蜂无赖为谁忙。江南才子多间思,收拾繁华锦一囊。

宿高明城南野人家 其二原文

明代:陈邦彦

忧国谁当着一鞭,山翁犹自泪泫然。龙钟愧我非裴度,何日同君买醉眠。

夜别原文

明代:陈邦彦

孑孑江上踪,过从何寂寞。有美婉清扬,驱车破牢落。

谈谐未几语,乃复轻然诺。感兹绸缪意,驾言采芳药。

名园盛主宾,斗酒相娱乐。风流映坐隅,中夜听弦索。

酒阑忽遐举,此过乃不恶。悠悠城上乌,矫矫云中鹤。

晨风四面起,凄其倍于昨。大黄遄问津,小黄卧高阁。

眷焉不可留,浩歌返南郭。握手劳相将,分携意惋愕。

寒衾不帖席,明月满屋角。乃知意气急,反为交游薄。

留石堂诗为严秋野郡守 其二原文

明代:陈邦彦

楚台新报半沉浮,五马骖驔粤海头。此日叩阍人尽望,使君能与石俱留。

戏赠华巡简原文

明代:陈邦彦

既有明兵科,亦有清巡简。一索系二贤,同舟负刑版。

兵科缘伊何,发长兵略短。巡简缘伊何,土豪相推挽。

蹉跎陷围城,所恨见机晚。携手赴泉台,谁为奠浆饭。

宿高明城南野人家 其一原文

明代:陈邦彦

襆被西来信马蹄,洞云深处寄禅栖。长林漫道知音少,犹有高人策杖藜。

度湖日原文

明代:陈邦彦

日日风威未肯降,多情庐阜恋船窗。乍移秋月为冬月,恰自西江下楚江。

小郭半规山矗矗,迅流千里水淙淙。却怜方国朝宗急,逆浪扬帆尽冉驡。

同云淙相国夜泊 其二原文

明代:陈邦彦

结客凭将报主恩,相看犹喜鬓毛存。覆巢破卵家何在,风雨孤舟度海门。

赠梁渐子 其二原文

明代:陈邦彦

有怀不自喻,无金喜结客。志意匪恒期,时以寄吾迹。

所思如有人,求之不可得。及门曾子固,于君为夙昔。

闻声已相思,耿耿在中鬲。九年春正月,夜光皎如璧。

醉里从群谢,座中犹别识。迟明读君书,读之动颜色。

薰以兰蕙膏,崇以珠翠饰。令质本自妍,区区非所益。

帐中不敢秘,服膺永无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