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安希范

安希范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安希范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的诗文全集

  明万历十二年(1584)是安希范一生在为人和治学两方面最关键之处。明万历十二年安希范问业于顾宪成。他们在学术思想上坚持程朱理学的正统立场,提倡尊经重道,高扬“气节”“复兴正学”,“卫道救时”的主张。尔后成了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等大思想家的启端。“明清之际学者流风余韵,犹往往沿东林。”安希范向顾宪成求教学问,也就是自程朱以来一脉相承的所谓性命之学。安希范从此以后,思想和行动恪守顾、高(攀龙)规范,成为地域性政治集团东林党在反对贵族大地主反动势力斗争中的一员。顾宪成长安希范十四岁,无论是治学、为人、从政哪方面,阅历都比安希范丰富,是他的师辈。顾宪成看清安希范的志向,认为他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仕宦升迁

  明万历十三年(1585)乡试,希范中了举人。

  次年,安希范以廷试三甲九名中进士。被授为行人司行人。这是一般中下级官职,掌管传旨和册封事项。

  明万历十六年(1588),他25岁,他和生母吴氏回到了西堠村故居,在从兄那边置得旧宅故居,在故居的基址上建造了“天全堂”,“天全”的意思是:“志不待于人,而完于天也。于其中读书谈道,登斯堂不啻龙门。”据希范的孙子安璇在《胶东山水志》中叙述:天全堂是“先吏部业。周泾、胶里无寸壤,然故乡山水,思不一饭忘也。乃购荒畦十亩,构堂三楹,疏棂旷旷,花木茸茸,饶有逸致。颜曰‘天全’,志不得于人事,而完于苍者也。于其中读书谈道逾二十年。”他还给嗣父、嗣母营造了坟墓。

  明万历十六年(1588)正月,他奉诏去山西大同召还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王家屏。正月出发,四月回北京,记有《云中日记》。翌年,他又奉使册封楚藩。回京途中,曾登岳阳楼,鸟瞰古云梦。还曾上庐山畅游, 作《庐山游记》。

  明万历十九年(1591),应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 即“馆选”。考试成绩属优等。按照规定可以称庶吉士,学习了三年后补受重要官职,如给事中、御史等等。但御史有年资的限制,安希范还不够格。当时有人提议说,可以加报几年,但安希范不愿这样做。认为这是欺君的行为。后被授以札部精膳司主事。翌年,分管会试事务。他采取了一些措施,补偏救弊,一时风气为之肃然。这时他想念生母吴氏非常困难的生活境遇,于是便上《请致南曹迎养疏》,当年七月,万历皇帝准了他的请求,改授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八月离京南下,十月到任。

安希范的诗文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

明代:安希范

凉飙散馀燠,秋光澹山市。策杖寻幽人,行行二三里。

循径既纡曲,缘溪复迤逦。小桥路转东,柴门恰临水。

主人意殷勤,劝客且留止。山村无兼味,鸡黍聊可庀。

适逢邻翁至,相揖色先喜。今晨逢渔者,买得鳜鱼美。

请客过山斋,烹鱼酌村醴。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

明代:安希范

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

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

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

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

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

饮过七椀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

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

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

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石公晓起看日出月落原文

明代:安希范

我昔曾读弇州伯仲诗,盛称石公日月出没景最奇。

至今两歌犹脍炙,读之往往神先驰。登临自负颇豪逸,入山往往凌崒嵂。

每携短策冲残暑,屡上危峰观落日。缥缈龙山尽大观,未若兹游更奇绝。

昨宵醉月石公湖畔石,归卧山楼正酣适。醉消梦醒鸡乱鸣,照地馀光似霜白。

摩娑睡眼一搔首,瞥见朱霞射东牖。急起凭栏左右望,动魄惊魂叹希有。

湖光湛湛如凝碧,上下水同天一色。若木腾辉桂影寒,日月双悬如合壁。

羲轮渐远东峰翠,望舒西引如相避。金乌鼓翼玉兔顾,相望依依若相媚。

恍疑神女凌波来,双携明镜临妆台。红绡彷佛长裾展,绿縠纡徐舞席开。

又如宜僚弄丸呈巧技,上下回环终不坠。忽然两壁直如衡,不觉双丸若平置。

长风萧萧扬素波,晶盘隐隐呈青螺。遥看天际群峰色,处处岚消出翠蛾。

天地之间亦大矣,五湖不过三百里。乃知见性自无涯,日月升沉只如此。

倚槛徘徊默有,恍惚此身凌倒景。须臾日高月渐没,晓岚犹自侵衣冷。

龙井访友元王隐君次屠纬真韵原文

明代:安希范

挟策蹑青苍,空山罕人迹。藤萝挂悬漫,古木压危石。

仰望空翠中,霭霭孤云白。山阿靓以深,幽人此栖息。

烟霞幻奇境,杳与尘世隔。松隙辟瓮牖,湖光荡虚壁。

趺坐一蒲团,心猿调定力。欲叩元中元,象罔渺然测。

清言互酬应,岚气忽云夕。

效白香山四虽吟原文

明代:安希范

吾闻古人云,人苦不知足。试歌香山居士四虽吟,似我受用巳奢更何欲。

发虽短兮尚可束。官虽卑兮名未辱。囊虽空兮百指饘糜有馀粟。

子虽愚兮数卷父书犹可读。朱颜绿鬓谁能久,官高要路危机伏。

黄金过斗亦何为,快意无如谢庭玉。架上閒抽一卷书,尊中满酌三杯醁。

读书饮酒乐且多,勿为身外营营自桎梏。

乾元遇李一了江文谷二隐者原文

明代:安希范

我来访幽人,独入山深处。窈窕觏丹崖,神情巳轩翥。

白云拂我衣,飘飘若飞絮。瞥见千树桃,烂熳红霞曙。

茅庵隐青松,彷佛群仙署。中有两三翁,蒲团各箕踞。

坐久寂忘言,澹然消俗虑。

朱君采侍御青莲居原文

明代:安希范

夙闻苕霅间,山水多清远。讵意阛阓侧,蓬瀛忽在眼。

偶乘一叶舟,沿洄恣游衍。轻飙偃菰芦,微波荡菱芡。

丛篁雄灌木,森蔚盘回转。中有伊人居,列户抗遥巘。

堂宁据胜开,楼榭随宜建。高阁俯乔林,群峰历可辨。

凭栏耳目旷,隐几缥缃展。时报黄鹤驾,閒诵青华简。

客至辄披襟,开尊出丰膳。论世谈既雄,参微语尤隽。

廿载忝交契,老至弥缱绻。余兹将卜邻,栖托计非舛。

更藉地主贤,早为择所善。

癸卯秋西湖遇姚叔度先生赋此为别原文

明代:安希范

僧寮一握手,肝胆即相亲。落漠神情远,疏狂意气真。

雄谈消鄙吝,高度迥风弋。泛艇从朝夕,开尊互主宾。

茗将交共淡,酒与德俱醇。洒翰皆词客,徵歌并丽人。

追欢常恐后,痛饮不辞频。灵药期同采,幽兰许共纫。

他年禽尚约,临别更重申。

送冯职方擢尚玺北上原文

明代:安希范

古道嗟谁振,清风叹久沦。屡闻怀壁罪,几见却金人。

课典推廉洁,君操迈等伦。酌泉宁自滓,载石不羞贫。

累月食无肉,经年衣结鹑。犊留风愧墨,雉狎俗知淳。

潘令文章重,冯君德化钧。仁深爱遗树,宦拙积前薪。

骏誉今称著,高才岂遽湮。乍移司马署,遂接珥貂臣。

侍从炉香近,联班扆座亲。函开窥宝篆,佩委拂文茵。

祖帐犹残臈,王程及上春。梅花飞驿路,柳色转江津。

惜别酒频劝,相期语各真。临岐重惆怅,含意未能申。

凊和三日与高存之冒雨入桐城竹坞纪事原文

明代:安希范

名山得佳侣,胜情倍踊跃。轻舆冒雨行,沾湿不为却。

入谷屡呼奇,谓我得所托。谷口田可耕,涧中泉不涸。

岩岫饶异花,林薄多灵药。茶椒被阳坡,芝兰满幽壑。

竹竿千万个,生计良不薄。世情厌冷淡,吾尔耽寂寞。

速结三间茆,量营一小阁。烟霞有奇趣,朝夕饱领略。

吾将从子居,相与餐葵藿。人生更何事,可博山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