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的诗文全集

  嘉靖十五年(1536),王慎中出任山东提学佥事。任内致力端正学风,革除陋习,制定新的规章条例。如原来规定,读书人谒见教官、学政要按等级行屈膝拜参的大礼。慎中对这种卑躬奉迎的风气很是反感,便另行规定,生员进谒只行常礼,免去一切繁文缛节。同时,重视人才的发掘、培养与提拔,如驰名文坛的“后七子”李攀龙、解元殷士詹,都是由他一手提拔出来的。

  仕途

  不久,升江西参政。江西是著名学者王阳明讲学的地方。地方父老还能记述王阳明讲学活动的旧事。王慎中追寻王氏的旧迹,经常往来于白鹿洞、鹅湖之间,与欧阳南野、邹守益、罗念庵、聂双江等学士交游讲学,阐发经学新义。

  后又迁河南参政。当时河南正闹饥荒,饿殍遍野。慎中协同放赈大臣户部侍郎王杲开仓发粟,赈救饥民。王杲见慎中办事干练,深得民心,上疏朝廷建议起擢重用。想不到题奏拔升的表章未见批复,却突然传来慎中被撤职罢官的通知,消息一传开,朝野哗然,都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怪事。原来慎中一向清心鲠直,不屑于奉迎上司,阿附权贵,早年在礼部供职时,得罪上司夏言。此时夏言为首辅阁臣,执掌朝纲,一发现奏请拔升慎中的表章,更加嫉恨,于是不仅压下表章不报,反寻借口参了一本,硬是罢了王慎中的官。

  王慎中从嘉靖五年踏入仕途,到嘉靖二十年被罢黜,前后在宦海中浮沉15年,报罢时才33岁。人们都为他盛年被罢官感到惋惜。然而他自己却毫不介意,飘然甩手离开官场,遨游于淇水、太行、王屋、苏门、百泉、武当、衡山名山大川之间,悠然自得。

  王慎中晚年居家专事古文著作。当地士子常来请教,“门墙几不能容”。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十七日(1559年8月19日)在安平家中病逝,年仅51岁,墓在南安三十四都竹洋乡。

  慎中弟王惟中,嘉靖二十年进士,官太仆寺少卿。侄王同休,万历十四年(1580)进士,光禄寺少卿。从弟王徽猷,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岳州同知、江西佥事。从侄王同赞,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杭州知府,后升户部主事。人称为璐霞王家“一门五进士”。王家故宅在安海镇璐霞巷(沟),遗址即今培基小学右侧。

王慎中的诗文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 其二原文

明代:王慎中

相见仍愁远,临分益思亲。亦多倾盖者,谁是听琴人。

骏骨何当市,明珠且自珍。翻飞未可料,将子暂风尘。

宿泽上人房原文

明代:王慎中

投宿依山刹,禅扉隐隐开。清斋宜鸟语,坐定见僧回。

竹动名香散,钟鸣清梵来。因嗟在人世,扰扰逐浮埃。

送唐娄江赴召二首 其二原文

明代:王慎中

吏民看解印,未去已堪思。鱼弃皆长尾,花繁故映枝。

攀途车屡滞,出邸橐空垂。欲佐薰弦曲,一琴行复随。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一原文

明代:王慎中

急警烽烟惊乍定,新欢鱼水契偏成。一言悟主前人有,不似今时值圣明。

送李拙脩归鄱阳二首 其二原文

明代:王慎中

道气如君盛,心期与我谈。妻孥能共隐,鸡犬亦相谙。

木榻坐花坞,皮冠削竹簪。蠡湖烟水满,更向蠡湖南。

郡侯方西川与钱塘缙上人雨中郡斋夜谈走笔奉柬二首 其一原文

明代:王慎中

政理日清净,郡居类化城。云峰帘外变,雨气署前生。

淅沥琴书润,萧条几簟清。夜深悬溜急,法辩自同倾。

章江校士六月十七夜月有作因示诸属 其一原文

明代:王慎中

日入群动息,予亦遂休兹。稍喜喧浊屏,徙步临前墀。

仰见明月出,忽与心赏期。湛旷神俱王,虚明意自宜。

况逢时雨霁,宿润含华滋。品物各怀荣,因得静中窥。

始寤玄寂理,宁为躁竞知。亦有盈樽酒,屡进不一持。

非为莫与同,真赏岂因之。

戏赠黄得山入山穫稻二首 其二原文

明代:王慎中

山田多熟是新菑,霜后正逢收穫期。稼穑不为禾莫取,知君未诵伐檀诗。

李司业见遗庐山诸作述怀奉柬原文

明代:王慎中

尝慕当年李谪仙,谪仙新诗解倒悬。独在人群无所好,尘埃回首伤怀抱。

忧来祇恐白发先,有时梦入南康道。羡君盘游穷妙真,览君词句何清新。

莫言今古不相接,今见前贤让后人。

入塞曲六首 其五原文

明代:王慎中

驼峰盘炙蒲卜酒,烂醉亲沾陛赐恩。金印累累悬肘后,何言兵出是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