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的诗文全集
镇定寻印
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时,一次随从忽然报告说官印丢了。裴度依旧神色怡然,告诫随从们不要声张此事,当时正在举行酒宴歌舞,随从们不晓得他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半夜酒宴正进行到热闹处,随从们又报告说官印又回来了,裴度也不答话,宴饮极欢而散。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裴度说:“书办们偷印去私盖书券,不急着寻找追查的话,就会再放回原处,追得太急的话就会将印销毁掉,再也找不着了!”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此举“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解救裴寰
裴度任御史中丞时,宣徽院的五坊小使,每年秋季都要到京城附近地区试放宫廷的鹰犬行猎。所到之处,官吏必须盛情相邀厚礼馈赠,小使们稍不满意,便任意勒索。百姓们畏惧他们如同害怕盗寇。在此之前,贞元末年,这帮小使尤为暴虐蛮横,甚至用网罩住平民家门和井口,不许住户出入打水,说是:“有人出入会惊吓了我们豢养的皇家鸟雀。”还成群结伙到酒食店聚饮,纵情放肆吃喝。临走,留下一箱蛇,并警告店家说:“我们用这些蛇喂养皇家鸟雀,要好好喂养这些蛇,不得让它们受渴挨饿。”店东贿赂、道歉,小使们才肯将蛇箱带走。到元和初年,虽屡屡整治这类弊病,小使们的惯常恶行始终不能根绝。这时,一帮五坊小使曾到下邽县试放鹰犬,县令裴寰性格严厉苛刻,痛恶这帮小使的凶恶暴虐,除向他们提供公务馆所外,其他一无曲意奉承。小使们怒恼,诬陷裴寰狂言侮辱朝廷,并传到宪宗那里。宪宗发怒,催促拘捕裴寰入狱,打算以“不敬皇帝”的大罪处置裴寰。宰相武元衡等人以理劝解,意图使宪宗省悟,宪宗怒气不消。裴度入延英殿奏事时,借机竭力论理评说,陈述裴寰无罪。宪宗更加恼怒,说:“按你的意见,裴寰无罪就处决五坊小使;如果小使们无罪,就处决裴寰。”裴度回答说:“论罪,确如圣上所言,只是任用裴寰为县令,他替陛下忧心、顾惜百姓才至于如此,怎么可以加罪于他呢?”宪宗怒色立消。次日,便下令释放了裴寰。
妖由人兴
令狐楚曾经上奏说亳州有圣水涌出,喝到的人生的病都能被治愈。裴度认为:“妖由人兴,水不自作。”命亳州官员堵塞此水的出口。
唐代:裴度
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 ——刘禹锡
已容狂取乐,仍任醉忘机。舍眷将何适,留欢便是归。 ——白居易
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愿假尊罍末,膺门自此依。 ——李绅
唐代:裴度
波红分影入,风好带香来。 ——裴度
得地依东阁,当阶奉上台。 ——行式
浅深皆有态,次第暗相催。 ——刘禹锡
满地愁英落,缘堤惜棹回。 ——裴度
芳浓濡雨露,明丽隔尘埃。 ——行式
似著胭脂染,如经巧妇裁。 ——白居易
奈花无别计,只有酒残杯。 ——张籍
唐代:裴度
馀花数种在,密叶几重垂。 ——裴度
芳谢人人惜,阴成处处宜。 ——刘禹锡
水萍争点缀,梁燕共追随。 ——行式
乱蝶怜疏蕊,残莺恋好枝。 ——张籍
草香殊未歇,云势渐多奇。 ——白居易
单服初宁体,新篁已出篱。 ——裴度
与春为别近,觉日转行迟。 ——刘禹锡
绕树风光少,侵阶苔藓滋。 ——行式
惟思奉欢乐,长得在西池。 ——张籍
唐代:裴度
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 ——裴度
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 ——崔群
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 ——贾餗
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 ——张籍
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 ——刘禹锡
飞凫拂轻浪,绿柳暗回塘。 ——裴度
逸韵追安石,高居胜辟强。 ——崔群
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 ——贾餗
顾谓同来客,欢游不可忘。 ——张籍
唐代:裴度
散时犹带沫,淙处即跳波。 ——裴度
偏洗磷磷石,还惊泛泛鹅。 ——张籍
色清尘不染,光白月相和。 ——白居易
喷雪萦松竹,攒珠溅芰荷。 ——刘禹锡
对吟时合响,触树更摇柯。 ——张籍
照圃红分药,侵阶绿浸莎。 ——白居易
日斜车马散,馀韵逐鸣珂。 ——刘禹锡
唐代:裴度
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白居易
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李绅
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刘禹锡
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 ——裴度
游藩荣已久,捧袂惜将分。讵厌杯行疾,唯愁日向曛。 ——白居易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 ——李绅
上谟尊右掖,全略静东军。万顷徒称量,沧溟讵有垠。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