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蔡襄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的诗文全集

  蔡襄在泉州积极组织群众抗旱,兴修水利,生产自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嘉祐三年(1058年),适泉州一地春夏之交久旱不雨,他特地三次带领官员到泉州飞阳庙祈雨,自责干旱不稔,是“郡守不德之故”。还写下《乞雨题西方院(有序)》:“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他是以此举来劝告各僚属要关心民瘼,组织农民抗旱自救。不久恰好天降大雨,旱情解除,岁以大稔,王十朋因此赞他“爱民心有彼苍知”。
晋江龟湖塘可灌田数千亩。但是,沿塘百姓常为用水及管理维修堤岸等问题争吵、斗殴。加上土豪、无赖好事之徒插手搅浑,沿塘百姓冤冤相报,问题久而不能解决。蔡襄深入民间,详为考察,为更好地保护这一水利工程,加强排涝抗旱作用,以利农耕,相应加强相邻各乡林、黄、苏、郑、吴、蔡六姓的联谊,特制定《龟湖塘规》(后世称为《先宋塘规》),使龟湖有法可依。它明确规定六姓用水及管理维修问题,保证农田能及时得到灌溉。他在制定《龟湖塘规》时,按规定执行管禁,遇有重大违规者,则由陂首呈县府惩处。正因为有蔡襄的《龟湖塘规》在,龟湖塘维护了近千年,为濒湖农民流泽至今。据《晋江县志》载:“自蔡襄定塘规至明朝的五百年间,粮食产量往往二、三倍于他乡。”这是对泉州水利建设的贡献,后人因此为之立《德政碑》。

发展茶业

  蔡襄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而且也是茶学家。他为官清正,以民为本,注意发展当地经济,为福建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历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园,就是在建州,旧时又称建溪,建安(今在建瓯县)。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孙樵《送茶蕉刑部书》,书中记载:“晚甘侯”(唐代名茶中的一种)产于“建阳碧水丹山之乡,系月涧云龛之品”。当时建溪流域所产品茶统称“建茶”、“建茗”。五代时期,王审知在福建建闽国,北苑茶园成为专门生产贡茶的官家茶园。闽国灭亡之后,南唐后主李煜派官员专程到建安设立“龙焙”,监制“建茶进御”。指定专制“龙茶”。历史发展到了宋代。丁谓任福建转运使,监制御茶时,尤重御茶采摘制作的“早、快、新”。如“社前十日即采其芽,日数千工繁而造之、逼社即入贡”。由于采制甚精,在丁谓手中,北苑茶已誉满京华,号为珍品。

蔡襄的诗文

北苑十咏·出东门向北苑路原文

宋代:蔡襄

晓行东城隅,光华著诸物。
溪涨浪花生,山晴鸟声出。
稍稍见人烟,川原正苍郁。

和子发原文

宋代:蔡襄

空梁诗板岁年多,唯有秋虫占作窠。
闻道故人时拂拭,此生无奈旧情何。

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原文

宋代:蔡襄

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
气温貌古风骨粹,如入魏国逢轲叟。
前趋王事难少留,兀若洪钟未遑扣。
穷秋忽闻感疾恙,斗蚁入床扬左肘。
天生贤者固有待,岂得数奇而不偶。
勿药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噉饮几斗。
神明复还方寸静,万卷旧书仍次部。
新年於已无职事,虽欲耕田不盈亩。
轻舟将览吴中春,独信墙乌沿霞薮。
知子玉趾远临访,倒屣出迎唯恐后。
山堂永日接言词,楚萍色味两俱剖。
自皓首。陶家埏埴以为器,
其大如瓮小如缶。昔人知命斯上通,
动静以时随所有。我闻子论心恻恻,
傥或祭天必薪槱。大篇短韵时见投,
开霁清暘穿户牖。强抽鄙意答长歌,
脂泽陋滋容益丑。钱塘风物湖山好,
与子相从频载酒。一水汪湾暮日浴,
千岩转侧朝云呕。放怀方外聊自适,
举杯相属起为寿。美哉此乐世难得,
勿话归期论子丑。

铨舍后轩原文

宋代:蔡襄

秋栏疏索水荭花,坐见花边日向斜。
莫问幽人超世诀,即心无累是仙家。

和王学士芍药原文

宋代:蔡襄

粲尔芳草叶,孤根当砌植。
违春已自分,薰风犹借力。
艳艳朝日光,纷披照颜色。
持之遗佳人,岁久香不息。

三月诣陈逋民原文

宋代:蔡襄

振衣凌晓色,霁野纵游韁。
莓润溪云重,春深山露香。
林幽风更细,院静日偏长。
曾是天皇外,相从识酒乡。

杭州璘上人以花栽数种见寄原文

宋代:蔡襄

名品参差十数窠,商船千里任风波。
土花分破根株小,春色随来意气多。
欲种更看移树法,将开须与傍栏歌。
中年渐不胜杯酌,红翠他时奈尔何。

道中寄福州王祠部原文

宋代:蔡襄

临津馆下日衔西,风卷寒潮上碧溪。
画船急桨随潮去,山川满眼烟凄迷。
醉起开船看潮落,林深日落哀猿啼。
离魂复与潮东下,兀然愁坐心酸悽。
今年赐告归乡里,翩翩飞鸟投故栖。
双亲素发喜我至,鞠抚欢笑如婴儿。
东阡北陌来庆问,妪翁垒醆交持携。
虽欲晨昏在环堵,奈何职守通金闺。
春暮辞家就行役,幽兰在手空萋萋。
闽州太守意慷慨,一见欢甚无町畦。
欲令邦人满瞻听,洒酒高会挝鼓鼙虏。
我知君侯落落者,胸中气象盘虹霓。
问之当今至急务,无若羌虏方突梯。
君言区处果得术,势类秋隼持寒杂。
养兵精悍不在众,黠贼头颅可立提。
海隅僻郡谁与语,强欲论列懲吹齏。
又言人生尚忠孝,二者轻重均铢圭。
以谏名官宜尽节,健行勿絷骅骝蹄。
别来破热走山驿,神疲骨瘦颜容黧。
作诗遥寄复感激,岂不戚戚论乖暌。

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原文

宋代:蔡襄

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晓烟。
景色似看名画展,醉魂犹忆寿杯传。
春盘食菜思三九,人日书幡诵百千。
南国逢君唯道旧,后时何处笑今年。

和黄介夫忆竹原文

宋代:蔡襄

君家有美竹,绕庐千百个。
种时意虑深,别后年华过。
颜色日益新,根本久已播。
石间鸣溜去,烟外哀禽和。
子特何依因,兹焉辜啸卧。
慈亲齿发暮,学宦非敢惰。
风云乖会遇,羽翼顿摧挫。
遗经极精究,收功若计课。
怀策游钜公,鲠语几喙唾。
忍腹大穷归。离魂费招些。
予尝欲论荐,身微蚁在磨。
藉令或指擿,声名屡自堕。
吾师天下贤,黠羌久未破,
屈礼致豪英,隽材多将佐。
古来死恩士,乃是翳桑饿。
况子挟所能,何门不惊坐。
丈夫感气义,岂肯类市货。
行矣勿栖迟,曷曰祖车軑。
忆竹夙有尚,直节无染涴。
勉哉困益坚,持之以为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