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援笔立就

成语名称:援笔立就

成语拼音:yuán bǐ lì jiù

成语简拼:yblj

成语意思: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成语例子: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近义词:援笔立成

成语繁体:援筆立就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猜您喜欢

文笔流畅

成语名称:文笔流畅

成语拼音:wén bǐ liú chàng

成语简拼:wblc

成语意思: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成语出处:

日就月将

成语名称:日就月将

成语拼音:rì jiù yuè jiāng

成语简拼:rjyj

成语意思:就:成就;将:进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形容精进不止。也日积月累。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春秋笔法

成语名称:春秋笔法

成语拼音:chūn qiū bǐ fá

成语简拼:cqbf

成语意思: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明推暗就

成语名称:明推暗就

成语拼音:míng tuī àn jiù

成语简拼:mtàj

成语意思: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有例可援

成语名称:有例可援

成语拼音:yǒu lì kě yuán

成语简拼:ylky

成语意思:有成例可以援引。

成语出处: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束手就缚

成语名称:束手就缚

成语拼音:shù shǒu jiù fù

成语简拼:ssjf

成语意思: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同“束身就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束手就毙

成语名称:束手就毙

成语拼音:shù shǒu jiù bì

成语简拼:ssjb

成语意思: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束手就擒

成语名称:束手就擒

成语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成语简拼:ssjq

成语意思: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成语出处:《宋史·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束手就困

成语名称:束手就困

成语拼音:shù shǒu jiù kùn

成语简拼:ssjk

成语意思:指无法摆脱困境。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有束手就困耳。”

束手就殪

成语名称:束手就殪

成语拼音:shù shǒu jiù yì

成语简拼:ssjy

成语意思: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同“束手待毙”。

成语出处:《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