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职偾事
成语名称:旷职偾事
成语拼音:kuàng zhí fèn shì
成语简拼:kzfs
成语意思:旷:空缺;偾事:把事情搞坏。不尽守职责,把事情搞糟
成语出处:《明史·刘健传》:“文武臣旷职偾事,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
成语繁体:曠職僨事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生僻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名称:文武差事
成语拼音:wén wǔ chà shì
成语简拼:wwcs
成语意思:比喻明劫暗偷。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12回:“倘若瞒着他,走一趟私盐,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轻则剜眼睛,重则废命。”
成语名称:断事以理
成语拼音:duàn shì yǐ lǐ
成语简拼:dsyl
成语意思:断:判断;理:道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成语名称:新人新事
成语拼音:xīn rén xīn shì
成语简拼:xrxs
成语意思: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成语出处: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全国各处的工厂里、农村里、部队里、学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现吗?”
成语名称:敷衍了事
成语拼音:fū yǎn liǎo shì
成语简拼:fyls
成语意思: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成语名称:断事如神
成语拼音:duàn shì rú shén
成语简拼:dsrs
成语意思:断:判断。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回:“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断事如神,各处传扬。”
成语名称:无事生事
成语拼音:wú shì shēng shì
成语简拼:wsss
成语意思:犹言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成语出处:明·李贽《读》:“无风扬波,无事生事。”
成语名称:无济于事
成语拼音:wú jì yú shì
成语简拼:wjys
成语意思: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成语名称:既成事实
成语拼音:jì chéng shì shí
成语简拼:jcss
成语意思:既成:已成。已经形成的事实。
成语出处:唐·杜甫《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
成语名称:无补于事
成语拼音:wú bǔ yú shì
成语简拼:wbys
成语意思: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成语名称:无所事事
成语拼音:wú suǒ shì shì
成语简拼:wsss
成语意思: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成语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