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
成语名称:本末倒置
成语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简拼:bmdz
成语意思: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成语例子: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近义词:轻重倒置 舍本求末
反义词:以一持万 本末相顺
成语繁体:本末倒置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倒,不能读作“dǎo”。
成语辨形:末,不能写作“未”。
成语辨析: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本末倒置是指把主次的位置颠倒了;“舍本逐末”指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英文翻译:place the unimportant before the important
成语谜面: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
成语名称:整本大套
成语拼音:zhěng běn dà tào
成语简拼:zbdt
成语意思:指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际,你想想,端翁,我老赵受得了受不了?!”又《文博士》三:“中国的老事儿有许多是合乎科学原理的,不过是没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学始,以科学终而已。”
成语名称:旁枝末节
成语拼音:páng zhī mò jié
成语简拼:pzmj
成语意思:比喻不重要。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无从置喙
成语拼音:wú cóng zhì huì
成语简拼:wczh
成语意思:没有话可说,没有可插嘴的。
成语出处:清·庆兰《莹窗异草三编·宠眉叟》:“卢年禾三旬,断狱精严,令人无从置喙。”
成语名称:断然处置
成语拼音:duàn rán chǔ zhì
成语简拼:drcz
成语意思:断然:果断坚决;处置:处理。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成语出处:罗广斌《红岩》第八章:“大敌当前,只能断然处置。”
成语名称:无庸置辩
成语拼音:wú yōng zhì biàn
成语简拼:wyzb
成语意思: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成语出处: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成语名称:无颠无倒
成语拼音:wú diān wú dǎo
成语简拼:wdwd
成语意思:犹言颠颠倒倒。指精神错乱。无,语助词,无义。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嚎啕。”
成语名称:无本生意
成语拼音:wú běn shēng yì
成语简拼:wbsy
成语意思:没有成本的买卖
成语出处:艾煊《大江风雷》第一部:“强盗是官土匪,又是无本生意,连蒋委员长也是嘴上不讲心里暗暗称赞。”
成语名称:无可置辩
成语拼音:wú kě zhì biàn
成语简拼:wkzb
成语意思:置辩:辩论,申辩(用于否定)。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表示确凿无疑。
成语出处: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成语名称:无置锥地
成语拼音:wú zhì zhuī dì
成语简拼:wzzd
成语意思: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成语名称:无可置疑
成语拼音:wú kě zhì yí
成语简拼:wkzy
成语意思: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