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置高阁
成语名称:束置高阁
成语拼音:shù zhì gāo gé
成语简拼:szgg
成语意思: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清·江藩《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近义词:束之高阁 束之高屋 束在高阁
成语繁体:束置高閣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放着不用
成语结构:补充式
成语年代:近代
英文翻译:put on the shelf
成语名称:文星高照
成语拼音:wén xīng gāo zhào
成语简拼:wxgz
成语意思:比喻文运亨通。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
成语名称:无从置喙
成语拼音:wú cóng zhì huì
成语简拼:wczh
成语意思:没有话可说,没有可插嘴的。
成语出处:清·庆兰《莹窗异草三编·宠眉叟》:“卢年禾三旬,断狱精严,令人无从置喙。”
成语名称:断然处置
成语拼音:duàn rán chǔ zhì
成语简拼:drcz
成语意思:断然:果断坚决;处置:处理。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成语出处:罗广斌《红岩》第八章:“大敌当前,只能断然处置。”
成语名称:无庸置辩
成语拼音:wú yōng zhì biàn
成语简拼:wyzb
成语意思: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成语出处: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成语名称:无束无拘
成语拼音:wú shù wú jū
成语简拼:wswj
成语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同“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5回:“你看这荒郊野外,走马射箭,舞剑抡枪,无束无拘,多少快活。”
成语名称:无可置辩
成语拼音:wú kě zhì biàn
成语简拼:wkzb
成语意思:置辩:辩论,申辩(用于否定)。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表示确凿无疑。
成语出处: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成语名称:无置锥地
成语拼音:wú zhì zhuī dì
成语简拼:wzzd
成语意思: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成语名称:日高日上
成语拼音:rì gāo rì shàng
成语简拼:rgrs
成语意思:一天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
成语名称:日高三丈
成语拼音:rì gāo sān zhàng
成语简拼:rgsz
成语意思: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成语名称:无可置疑
成语拼音:wú kě zhì yí
成语简拼:wkzy
成语意思: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