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肤弱体
成语名称:柔肤弱体
成语拼音:róu fū ruò tǐ
成语简拼:rfrt
成语意思:指柔弱的身体。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是以难可防护,而易用感慨。”
成语繁体:柔膚弱體
感情色彩:贬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的王朗年少时,因为家贫,生得柔肤弱体。长大后,一次他与华歆一起坐船逃难,有一个人想搭船依附他们,华歆立刻表示为难,王朗表示同意。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抛掉搭船人,华歆认为救人要彻底,命令立刻开船。
成语名称:无伤大体
成语拼音:wú shāng dà tǐ
成语简拼:wsdt
成语意思:伤:伤害;大体:指事物的主要方面。对于事物的主要方面没有什么妨害。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我观北大》:“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自然,偶而也免不了有些很想勒转马头的,可是这也无伤大体。”
成语名称:文弱书生
成语拼音:wén ruò shū shēng
成语简拼:wrss
成语意思: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士龙为人,文弱可爱。”
成语名称:无关大体
成语拼音:wú guān dà tǐ
成语简拼:wgdt
成语意思:比喻没有多大关系。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虽然偶有些“耳食之言,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要是错了,即使月久年深,也决不惜追加订正。”
成语名称:暗弱无断
成语拼音:àn ruò wú duàn
成语简拼:àrwd
成语意思: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成语名称:月露之体
成语拼音:yuè lù zhī tǐ
成语简拼:ylzt
成语意思: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
成语出处: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成语名称:末学肤受
成语拼音:mò xué fū shòu
成语简拼:mxfs
成语意思: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成语出处:汉·张衡《东都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成语名称:柔远绥怀
成语拼音:róu yuǎn suí huái
成语简拼:rysh
成语意思: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喻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虽以天朝柔远绥怀,亦不能任其藐玩,应即遵照新例,一体从重惩创。”
成语名称:柔中有刚
成语拼音:róu zhōng yǒu gāng
成语简拼:rzyg
成语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
成语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泼泼的神态,柔中有刚的清脆声音,是谁也无法招架的。”
成语名称:柔肠寸断
成语拼音:róu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简拼:rccd
成语意思: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成语出处:清·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成语名称:柔媚娇俏
成语拼音:róu mèi jiāo qiào
成语简拼:rmjq
成语意思:温柔和顺,妩媚俏丽。
成语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