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屋迭床
成语名称:架屋迭床
成语拼音:jià wū dié chuáng
成语简拼:jwdc
成语意思: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成语例子:清·秦笃辉《平书·文艺上》:“土饭陈羹,架屋迭床,转不如发为文章。”
近义词:迭床架屋 架屋叠床
成语繁体:架屋迭床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生僻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重复累赘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名称:无愧屋漏
成语拼音:wú kuì wū lòu
成语简拼:wkwl
成语意思: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成语出处: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成语名称:暗室屋漏
成语拼音:àn shì wū lòu
成语简拼:àswl
成语意思: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室。
成语出处: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至于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成语名称:更唱迭和
成语拼音:gèng chàng dié hé
成语简拼:gcdh
成语意思: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诗词酬答。③指互相呼应配合。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当年邀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清·钱泳《履园丛话·园林·逸园》:“太史之女曰蕴玉者,自号生香居士,亦能诗,与在山更唱迭和。”
成语名称:望屋而食
成语拼音:wàng wū ér shí
成语简拼:wwés
成语意思:指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过秦》:“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成语名称:望屋以食
成语拼音:wàng wū yǐ shí
成语简拼:wwys
成语意思:指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同“望屋而食”。
成语出处:宋·叶适《外论》:“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成语名称:束之高屋
成语拼音:shù zhī gāo wū
成语简拼:szgw
成语意思: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成语名称:架海擎天
成语拼音:jià hǎi qíng tiān
成语简拼:jhqt
成语意思:架海:横跨大海;擎天:支撑上天。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成语名称:架海金梁
成语拼音:jià hǎi jīn liáng
成语简拼:jhjl
成语意思:梁:桥梁。架在海上的金桥。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成语名称:架肩击毂
成语拼音:jià jiān jī gū
成语简拼:jjjg
成语意思: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成语出处:唐·高彦林《唐阙史·卢渥》:“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观者架肩击毂。”
成语名称:架屋叠床
成语拼音:jià wū dié chuáng
成语简拼:jwdc
成语意思: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比喻重复累赘。
成语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俗书之误》:“架屋叠床,触目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