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沸益薪
成语名称:止沸益薪
成语拼音:zhǐ fèi yì xīn
成语简拼:zfyx
成语意思: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成语出处: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近义词:抱薪救焚
成语繁体:止沸益薪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生僻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名称:斟酌损益
成语拼音:zhēn zhuó sǔn yì
成语简拼:zzsy
成语意思: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成语名称:新益求新
成语拼音:xīn yì qiú xīn
成语简拼:xyqx
成语意思:已经新了,还要求更新。
成语出处:清·王韬《练水师》:“西国船制,日有变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成语名称:既得利益
成语拼音:jì dé lì yì
成语简拼:jdly
成语意思: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成语出处: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成语名称:日增月益
成语拼音:rì zēng yuè yì
成语简拼:rzyy
成语意思: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成语出处:《元史·食货志》:“除税粮、科差二者之外,凡课之入,日增月益。”
成语名称:日益月滋
成语拼音:rì yì yuè zī
成语简拼:ryyz
成语意思: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闲诞无事,遂专力于诗章。日益月滋,有诗千余首。”
成语名称:日滋月益
成语拼音:rì zī yuè yì
成语简拼:rzyy
成语意思: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同“日益月滋”。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则用力百倍矣。”
成语名称:朝益暮习
成语拼音:zhāo yì mù xí
成语简拼:zymx
成语意思: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仲·弟子职》:“朝益暮习。”
成语名称:有害无益
成语拼音:yǒu hài wú yì
成语简拼:yhwy
成语意思:有坏处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那是有害无益的。”
成语名称:望梅止渴
成语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成语简拼:wmzk
成语意思: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成语名称:曲突移薪
成语拼音:qǔ tū yí xīn
成语简拼:qtyx
成语意思: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同“曲突徙薪”。
成语出处:清·李渔《玉搔头·媲美》:“曲突移薪计未忠,焦头烂额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