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丝忽
成语名称:毫厘丝忽
成语拼音:háo lí sī hū
成语简拼:hlsh
成语意思: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成语繁体:毫厘絲忽
感情色彩:褒义词
常用程度:一般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微小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名称:无丝有线
成语拼音:wú sī yǒu xiàn
成语简拼:wsyx
成语意思:比喻尽管没有那样的事,但仍避不开嫌疑。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娘子可速回。倘有外人见之,无丝有线,吾之清德一旦休矣。”
成语名称:文丝不动
成语拼音:wén sī bù dòng
成语简拼:wsbd
成语意思:一点儿也不动。
成语出处:杨朔《三千里江山》:“路边几棵见了风,最爱噪嘴的小叶杨也那么安生,文丝不动。”
成语名称:明察秋毫
成语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成语简拼:mcqh
成语意思: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成语名称:晕晕忽忽
成语拼音:yūn yūn hū hū
成语简拼:yyhh
成语意思:指人头脑不清醒。
成语出处:
成语名称:春蚕抽丝
成语拼音:chūn cán chōu sī
成语简拼:cccs
成语意思:蚕:昆虫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
成语出处:陈波《漫谈聊天》:“聊起来也定会如春蚕抽丝,而总无尽意吧。”
成语名称:染丝之变
成语拼音:rǎn sī zhī biàn
成语简拼:rszb
成语意思: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成语出处:《墨子·所染》:“[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成语名称:析毫剖厘
成语拼音:xī háo pōu lí
成语简拼:xhpl
成语意思:分解剖析极为细小的事物。形容分析仔细而透彻。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厘,刀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
成语名称:析毫剖芒
成语拼音:xī háo pōu máng
成语简拼:xhpm
成语意思:亦作“析毫剖厘”。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
成语出处:《文子·道原》:“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析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总名也”。
成语名称:毫发无遗
成语拼音:háo fà wú yí
成语简拼:hfwy
成语意思: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成语名称:毫不含糊
成语拼音:háo bù hán hú
成语简拼:hbhh
成语意思:态度明确坚定
成语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